四川“永和堰”纪实:古堰养育的三台人(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四川“永和堰”纪实:古堰养育的三台人(图)
2009年12月23日 12: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生活饮用、洗衣灌溉,三台人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永和堰的水。
三台人生产生活离不开永和堰。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三台12月23日电(蓝婧)如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一定是个匪夷所思的人物。记者到三台以后,这个名字就时常听人提起——邹中友。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现在是近五万余头猪三百余亩猪场的老板;一个从小不服管教被家人嫌弃的孩子,现在成了省委表彰的先进村支部书记。采访当天只是顺道路过,虽然并不觉得这个先进的养猪场会与这次采访有什么联系,但在村民的盛情相邀下,我们还是决定来这个在当地被传得有点儿邪乎的明星企业看一看。

  到了邹中友的猪场,着实让我们一下子另眼相看。这实在不应该叫做猪场,而实实在在是一个现代化的农牧基地。陪同我们的是一个刚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儿,谈起厂子她的表情和语言里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今年我们又新建了一座一百多亩的大型猪场,采用的是荷兰母猪智能化管理系统,就是通过在猪的耳朵上安装芯片来进行全程监控。哪一头猪,什么时候吃,应该吃多少都是全自动而且很严格的管理。我们的猪圈也是最新的生物发酵床技术,粪便都是零排放的,很先进吧!”大家都笑了,看得出她是真心的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这个厂。

  一会儿,一个黑黑壮壮的人风风火火的朝我们走来:“你们要了解永和堰,当然要邀请你们来我们厂,我们靠的可不都是永和堰吗?”这个率直的汉子正是邹中友。“我本人就是吃着永和堰的水和她灌溉的粮食长大的,对永和堰我是再清楚不过了。”

  永和堰的灌区是三台的富裕之地,这里80%都是经济作物,90%的家庭都靠麦冬生活。当年非典型肺炎在全国爆发,作为中医治疗药品的成分之一,麦冬一时闻名全国。目前麦冬在全国只有四川三台和湖北襄樊两个主产区,其中以三台产量最大,影响最大。喜温暖湿润气候的麦冬一年只有一季,4月份栽种次年4月收获。整整一年都需要漫灌,用水量很大也很挑剔,干旱和涝洼积水都会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正是这常年流淌的永和水,整整三万亩麦冬地,让这里的人们生活怡然富足,用邹中友的话来说“纯收入低于一万元的都是懒人”,每年两三万很平常,最多的有六七万。灌区人口密集,为了更多的利用土地,这里的房屋都是平顶的,麦冬收获时就可以在房顶上晾晒。小时候的邹中友就帮着家里收麦冬,晒麦冬,用手搓给晒干的麦冬去除须根杂质,现在他们家人还在种植麦冬。

  “不光是直接流灌的区域,还有很多提灌区,至少又多养活了7万余人。可以说三台以北的区域有三十多万人都直接间接受益于永和堰。”邹中友说得很带劲儿,“像我们现在这里以前叫干霸王,都是山地丘陵土地贫瘠,又处在五引工程的最尾端,只能一年两次供水,要用水非常困难,不但成本高操作复杂,有时候甚至用不上水。永和堰则不同,位置高自流灌溉,用水时间长,水费便宜,节省人力财力。就是现在有自来水之后牲畜用水还是要靠永和堰,以前永和堰的影响力就更大了。永成和郑泽两个堰分属两个管理机构时,一到插秧集中用水,中下游区域就很容易供应不上,经常发生纠纷。1954年花园和老马两个相邻镇乡就因为用水发生了打架事件,农民们把锄头都扛出来了,后来分段放水才得以平息。”

  邹中友的猪场外有大片大片的林子,是他正在进行的贫瘠土地栽植工业原料林。现在已经栽种了1800余亩,15万余株白杨树。依靠永和堰这些水利工程的水,他们还建设了一座55KW的提灌站,四口1000立方标准蓄水池,灌溉面积有2000余亩。这个集养殖种植为一体的生态农牧企业,正在永和堰浇灌下焕发勃勃生机。

  今天的邹中友在大家眼中是一个敢想敢干,雷厉风行的人,厂里的员工说他很前卫,有魄力,村民说他做事情总会要做到最好,其实青少年时期的邹中友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往事。“小时候家里孩子很多,我是第九个,父母养不起就把我送给了别家。我六七岁就懂事了,那时候也特别反叛,九岁的时候偷别人东西,和街上的混混在一起。寄养那家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十岁的时候就自个儿跑回原来的家。但是回去之后同样受欺负,家人也不接受我,父母甚至骂我:‘你真是个狗屎!’那时真的很辛苦。”说到这些的邹中友声音有些低沉。

  “养猪是我的老本行了,十三岁我就跟别人学杀猪,十五岁就开始支撑家里,我就小学毕业啊,真的是为分分钱发愁。也是得了永和堰的便利,我后来慢慢开始做预制板,办砂石厂,家里开始对我改观。那时候我认识了叶大哥(三台水务局叶树元),他自己经济条件都不好,却资助了几十个孩子,这样一做就做了十多年,对我的影响很大。看着那些孩子我就想起我的小时候,我希望我们村的条件越来越好,希望这些孩子能有机会上学。做砂石的时候我就支持村里修公路,后来就帮村民修标准沟渠。如今有了一些成绩,我感觉自己的理念还有局限,还应该加强文化,要出去学习学习了。”

  “在农村,无论你做什么,水都是第一位,我深有体会。虽然我修了十公里多的沟渠,但是永和堰这么大一个工程年久失修,这一点点修整根本于事无补。我记得我十一二岁的时候都扛着锄头去挖过永和堰那些堵塞的渠口,但是后来的日子除了有险情基本上没有怎么整治过。有款项批下来也很分散,没有系统合理的规划。去年地震三台虽然不是重灾区,但是堰体坍塌、山体滑坡也相当严重,三台本来十年九旱,这两年灾害性的天气让农民很担忧啊。”邹中友说。

  从邹中友的厂里出来,走在两边坠着沉甸甸稻穗的乡间小路上,我们感到身上的担子忽然一沉。这个如今大家赞誉的成功人士其实述说了永和堰边一代人的平凡故事,他曲折的经历无法掩盖他对这片土地的用情至深。金秋九月,黄澄澄的稻谷一望无垠,农民们都在地里忙着收割。我们走的时候还是满满的田地,回来的时候已经去了一大半了。

  走到被称为最富的花园镇,一对老农夫妇正在兴高采烈的打谷子,说到今年花园的麦冬收成好,价格翻了一番,喜上眉梢老农跟我们攀谈起来。“这关系到我们家家户户一年的生计啊。早几年就听说要修堰的,说要把渠道修成三面光(水泥)的,说是一个英国人来了的嘛。每次都是说,要修怕一二十年都不好修哦。”我们笑了说,这次是真的呢?修难道不好吗?“修,好啊!有时候天干很了只能到河里抽水,没得水硬是恼火!有些渠都垮到地里去了,路都烂了……但是新德还要提灌,我们就坐着看水慢慢流,还是要享福得多哦。”

  背起打好的稻谷,老人走在田坎上,比年轻人还要轻快,永和堰的人们总是那么神采奕奕。一旁,流在田坎间却淌在人们心坎上的永和水,就这样延绵到远方。(完)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