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如何新演?传统是活的,要往前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老戏如何新演?传统是活的,要往前走
2010年01月04日 09:5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传统是活的,要往前走

  老戏如何新演?如何增加新元素,实现舞台效果、戏剧效果的美感,使其符合21世纪人们的审美观念?在编剧上,舞台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以及选角问题上我们都考虑21世纪观众的艺术需求。在一些大学演出时,我看到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焕发着异样的光彩,这些与中华传统文化久已疏离的青年人,似乎都经过了一场古典美学的洗礼,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是昆曲《牡丹亭》和《玉簪记》中的“美”与“情”两股文化救赎的力量,深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北大的学生观看演出之后说,这么美的昆曲,这么美的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是我们早在400年前就曾谱写下的!昆曲的美,是穿越时空的!我觉得这正是我们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真正意义。

  青春版《牡丹亭》到国外演出使得很多华侨与留学生看过以后激动得落泪。这其中的情感很复杂,一方面是身在异国,感动于自己的文化能够走出来;另一方面看到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英国、美国的舞台上大放光芒,让他们骄傲。而我们所做的努力是要让西方人感受到昆曲这门艺术是值得他们尊敬的艺术之一。

  对于青春版《牡丹亭》,《泰晤士报》剧评人唐诺·胡特拉说:

  本质上这是一堂美极而又奇异的景观,我看完第一场深感看到这出戏是一种荣幸,沈丰英的杜丽娘演得“高雅精致”,闺女的一场春梦引人遐思。我没料到会如此感动。是这种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以及华丽的服装、闪耀发光的音乐、以回生为主题的剧情使我打算再回到萨德勒斯韦尔斯去经历冥府重返人间。

  我想,这样的评论不是偶然,这是因为我们民族的美学的确有值得尊敬之处。

  青春版《玉簪记》也已经上演80多场,我们还在修改,因为对艺术的追求不可能停止。昆曲本身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以一颗极其虔诚之心来对待它。对艺术要虔诚,尤其对我们中国这么古老的艺术,这是一种尊敬。北大的同学有责任引领中国文化的思潮,上个世纪在北大发生过一次“文艺复兴”,让我们再来一次“文艺复兴”。从现在开始转变,我们重新回头阅读,温习、创造我们自己的文化,我想一个传统一定是活的,不可能是死的,肯定是往前走的。

  (演讲地点:2009年12月北京大学)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