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改考点引热议 反对者称“光比唱歌没看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青歌赛改考点引热议 反对者称“光比唱歌没看头”
2010年02月08日 13:58 来源: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已经成功举办13届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将于今年4月至7月在京举行。昨天,“梦之蓝杯”江苏赛区选拔赛在江苏电台演播大厅内拉开战幕,前8名选手将赴央视参赛。与前几届不同的是,本届赛事取消了综合素质考试环节,取而代之的是乐理知识和表演素质考试。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能更好选拔优秀音乐人才,真正体现青歌赛的音乐水平;但也有很多网友认为,此举将令这档电视节目少了一大亮点,没有娱乐性。

  改变:余秋雨不再考选手

  2000年第9届央视青歌赛首次推出综合素质考试,由评委余秋雨向选手们提出一个个文化知识问题。余秋雨对答案滔滔不绝的阐释,和选手们回答不出问题时的尴尬,一时成为青歌赛上一道独特风景。更有观众认为,综合素质考试是整个比赛最娱乐的部分。

  不过,由于连续多年选手们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前年有个歌手竟然紧张到连国旗都不认识,令主办方不得不考虑换种形式。央视文艺中心文艺部主任、本届青歌赛负责人金越表示:“青歌赛某些环节定位是益智类内容,但近几年,观众对这类节目有点审美疲劳,加上选手们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所以今年必须改革。”而改革重点便是取消综合素质考试环节,这也意味着余秋雨今年将缺席青歌赛。

  据此次江苏赛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取代综合素质考试的是乐理知识和表演素质考试。例如唱美声的会按要求根据旋律跟唱一段美声旋律,民族唱法的选手则会抽签唱段中国歌剧或者戏曲,通俗唱法的选手则是抽签即兴演唱一段流行歌曲……

  支持:有利于选拔优秀歌手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授顾雪珍曾带领学生“雪人组合”参加2000年第9届青歌赛。当年,“雪人组合”在团体赛中综合素质考试获得0.98分,单项决赛得了满分1分,最终获得铜牌。虽然曾“沾”过综合素质考试的光,但顾教授依然认为,取消该环节是件好事。“青歌赛已经分了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合唱这些类别,每个选手都有针对性地练习自己的门类。如果综合素质的考题太偏,很容易答不出来。”顾雪珍告诉记者,在第10届青歌赛上,评委让“雪人组合”看一幅毕加索的画并说出作品名称,结果她们没答出来。“其实,她们都是研究生,说她们文化素质不过关有失偏颇,主要是这个环节的偶然性太大。”

  顾雪珍认为,在高手云集的青歌赛上,1分之差就会名落孙山,“我认为现在以表演素质取代综合素质更加专业,更能体现一个歌手的音乐水平。”

  反对:纯粹比唱歌没看头

  和纯粹的歌唱竞赛相比,青歌赛的知识问答对观众而言更有观赏性和趣味性。在许多观众眼中,综合素质问答环节的吸引力甚至超过了唱歌本身。一名苏州观众在博客中写道:“老爸非要看青歌赛,一唱歌就换台,一点评就兴奋。”一个名叫“sunshine”的网友表示,青歌赛最大看点就是余秋雨出考题,“有些回答比笑话还好笑”。

  除了网友之外,不少专业人士也为此感到可惜。南京艺术学院颜子悦老师认为:“现代音乐人才的培养过于注重技巧训练,综合文化素养能够帮助歌手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提醒歌手和教育院校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取消之后,一方面会影响节目的可看性,另一方面,这种提醒作用也没有了。”

  建议:没必要“一刀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希认为,青歌赛没有必要将综合素质考试“ 一刀切”取消。“毕竟青歌赛是一档电视节目,需要有自己的亮点。观众喜欢那个环节,就不应该轻易取消。我想可以不列入总分中,成为一个节目助兴小环节,不是也挺好么?”一位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则认为,一个歌手的文化素质到底如何,不是考简单的几道问答题,“我倒是建议能针对音乐专门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让节目更好看,让歌手更好发挥,这才是两全其美的事。”

  本报记者 章杰

  链接

  问:阿基米德发明了杠杆原理:请问以下哪句名言是他说的:A.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B.知识就是力量; C.我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答:(犹豫地)C……

  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有三个选项)?

  答:所选答案为“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谁?

  答:选B(李白)。

  问:孙悟空上了天宫后,玉皇大帝封他做了什么官?

  答:九品芝麻官。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个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秦朝,李自成。

  问:请说出这段背景音乐(《二泉映月》)的名称。

  答:《嫦娥奔月》。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