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黄友义:翻译,文化转换的奥秘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黄友义:翻译,文化转换的奥秘
2010年04月12日 10:2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翻译:文化转换的奥秘

  ——访全国政协委员黄友义

  编者按 两会的总理新闻发布会后,翻译张璐成为明星人物,尤其是她对总理所引用《离骚》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到位翻译,获得普遍好评,更由此引发了一阵“翻译热”。为何张璐会受到这样的称赞?表面看是她高水平的翻译,而究其深层原因,则是通过这种高素质,传达出了中国的声音,表现出我们良好的国家形象。如今,人们对翻译已经相当熟悉,而事实上,从事翻译的学者、工作者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我们的了解更多是行外人的看热闹,中国翻译究竟是怎么样的?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翻译的影响势必越来越重要,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翻译领域的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

  懂外语不一定懂翻译

  问:上世纪80年代,中国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著作,以文学和学术为主,形成了很大影响,现在来看翻译的种类比以前多得多。与以前相比,有什么新特点?

  答:最显著的是外译中和中译外的大的变化。从建国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把外国的东西介绍到中国来,那是经济不发达的阶段,介绍外国社科特别是文学的著作比较多,世界近当代名著几乎全部都翻译成中文了。改革开放后,逐渐增加了经济和科技内容,但大部分还是外文到中文,比如外国的一些经济理论和管理论著等,另外我们引进那么多新技术,科技翻译量极大。

  进入21世纪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文翻译成外文的量急剧增加。中国走出去,经济上成为出口大国,也带动了翻译。比方说出去投资办厂,或者是招商引资,都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形成一种从中央到地方,跨各个行业的中译外的需求。还有文化上,中国文学作品、戏剧、电影、舞蹈,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等,与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都需要翻译。

  问:按您介绍的情况,对外翻译需求量增加这么多,相应的翻译人才也需要的更多了,在中国,外语学习一直很热门,是否是个有利条件呢?

  答:翻译是一项基于专门培训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仅靠掌握两种语言就可以胜任的。在中国,普遍存在着“懂外语就能翻译”的思维定势,这种认识误区导致不好的后果,使得“翻译”问题成为瓶颈,影响着中国出版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很多业外的人不了解,新中国成立60年,没有培养过专职翻译,一般人听了都会惊讶。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大学,专业一直叫外国语言和文学,学的是语言、文学、修辞,可能你的外语基础不错,但跟当翻译其实还是两码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一批政协委员提出大学应该开翻译专业,其中重点放在中译英的定稿人才上。直到2006年,教育部才决定选3所大学试办翻译专业本科,2007年,在15所大学设翻译硕士学位,不是研究理论,而是成为职业者。我们国家整个教育体系在2015年有个大的目标,要把研究生专业学位中专业型所占的比重由现在的10%逐步增加到50%~70%。

  表面译的是文字

  实际译的是文化

  问:这次的总理新闻发布会,张璐把总理引用的古诗翻译的很令人称道,她把“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九死”译成了athousand times,虽有变化,但易于外国人真正理解这句诗的意思,这种意识在对外翻译中是不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答:把中文译成外文,必须考虑到让外国人看得懂并乐于接受,因此要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阅读习惯,把西方话语体系的习惯变为我们的技巧。我们说的很多话在他们听来是反的,可能由积极变消极。举个例子,美国里根总统在竞选连任时对选民说,你们生活比4年前好吧,结果第二天媒体全是讽刺,以至于人们见面会互相打趣,你比4年前更好了吧,而这句话在中国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可想而知如果这样的话直译过去会是什么效果。

  这方面已经超过了单纯语言转换的范畴,是文化的转换,需要谙熟两种文化,并融会贯通。实际上翻译就是从一个语言系统进入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的过程,但又不仅仅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简单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化的再创作。如果不懂得另外一个使用这个语言的国家的文化习俗、语言习惯,是肯定翻译不好的。所以,真正的翻译家一定是善于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思想沟通、心灵交流的人。

  问: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等,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深入,翻译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如何更好地去实现您所说的“文化转换”呢?

  答: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是第一道关。表面上看,翻译的是文字,实际上翻译的是文化。我每次去机场,都会注意观察候机楼里外国人拿的什么书,如果是我们自己出版的书,就感到很兴奋。要把中国文化翻译好,除了我们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质量外,还应拓展渠道,比如版权贸易,外国人对哪些著作感兴趣,由他们购买版权自己翻译,去年《中国思想文库》就是这样操作的。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吸引外国人参与我们的翻译项目中来很有好处,实际上是引入了更多的智力,他们能从自身出发提出一些需要了解的东西,而这些极有可能是我们忽略的。比如,谈到中国书法,中国人一般认为没有很好的中文功底无法理解书法。但这个意思显然不能直接译出去,这样的话,就等于说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永远不能来了解书法。通过与外国人的讨论,则可得出这样的积极结论:不懂中文,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也是能够欣赏的。书法挂在墙上,其艺术欣赏价值和绘画是同等的,让他们明白这个意义后,接着就可以从笔墨纸砚,从历史、传统文化慢慢讲起了。

  用平稳的心态向世界介绍中国

  问:今年英译本“五经”有望面世,相对于国内译著的繁荣,翻译出去影响力显得非常有限,这是什么原因?

  答:首先我们自身处于起步阶段,过去在出版界文化对外传播,只有外文社一家,数量有限,跟整个中国文化相比,可以说连颗盐粒都算不上。现在虽然数量增加了,但国家缺乏系统、长期的渠道,在国外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此外,译著的出版实际上是国家硬实力通过软实力的反映,我们在经济上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如果文化上急于求成,很容易失望、失去信心。所以在文化上要放平心态,我们做的工作是未来的工作。

  问:去年年底,译界泰斗杨宪益辞世使人们唏嘘不已,引发出对翻译后继人才的担忧,您怎么看?

  答:像杨宪益这样的翻译前辈成为大师是有其独特的贡献和背景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师毕竟是少数,但在大师周围还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人在努力。

  我认为世界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需要更多人去向世界介绍中国,但光有热情是不行的,要特别专。翻译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付出,大多数时候都是幕后英雄,不管是学者还是翻译人员,心态都应该放平稳。

  黄友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兼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国际译联副主席、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翻译是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桥梁。

  谢颖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