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80后”,真实写作现场在哪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研讨:“80后”,真实写作现场在哪里?
2010年04月16日 17:33 来源:文学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80后”,真实写作现场在哪里?

  上海作协与本报共同主办的“上海80后作家群研讨会”上,与会者探讨——“80后”,真实写作现场在哪里?

  4月12日,由上海市作协和本报联合主办的“上海80后作家群研讨会”在文新报业大厦举行。中国作协办公厅副主任胡殷红代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同志致辞。上海市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臧建民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长天主持。沪上“80后”作家代表周嘉宁、小饭、苏德、徐敏霞、张怡微、许佳、王若虚等与在场数十位专家、学者、评论家张颐武、杨扬、葛红兵、何平、刘绪源等共同就“80后”作家十年以来的创作发展、写作环境及未来趋势展开讨论,并就年轻作家们在创作中的优劣得失等实际问题深入探讨。

  “80后”的头衔

  从“80后”的概念诞生迄今,已走过十年历程,当时的年轻人已由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中不少人已步入而立之年,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历史临界点,不该再是讨论,而是重新认知‘80后’与他们的写作。”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表示。评论家刘绪源进一步指出,“80后”不应当被看作是与前、后孤立而横空出世的一代,历史只给了一个所谓“断代”的假象,他们的写作是一个动态变量,随着年龄、读者群、阅读兴趣、出版商趋向和作家本身的创作倾向和艺术趣味而不断在改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则质疑了“80后”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适当性。他提出,对于“80后”的写作,不能简单试图去整合他们的写作情况:“我们对于他们的衡量无外乎市场销量及是否能进入文坛,成为‘接班人’为标准,其实除这两种标准之外的独立写作大量存在。他们拥有独立经验、体验、语体、修辞,是相当成熟的写作个体。我们不能再以‘代’而论,而应当多关注‘个’。”他同时认为,当下关于“80后”的很多讨论,都是建立在想象、假定和虚拟之上。谁在经营“80后”的写作,谁代表典型的“80后”,谁消费着“80后”的作品,很少有实质性的研究,“‘80后’的真实写作现场,究竟在哪?”

  文学VS市场

  在对于“80后”写作的探讨中,张颐武认为,与前辈作家相比,“80后”的写作具有结构性特点,他们主要依靠出书和网络写作两种途径走向文学,而这两种途径恰是当下文化和消费一代的表现。“他们的写作可以说描摹了消费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他说。对于当下网络写作,张颐武划分了两种路径:“一个是韩寒式的片段写作,通过时事性言论获取巨大影响力,但这种写作在产业上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另一个是如盛大网络作家群等的批量生产机制,带有一定垄断性。”在这几种趋向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文学市场正向西方文学市场靠拢,形成相对精简的纯文学市场和庞大的畅销书市场。

  评论家夏烈多年接触网络文学及类型小说,他认为,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中,纯文学很难摆脱产业和消费而独立存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当文学和市场交融时,如何保持文学的品质。”他也表示,对于纯文学的肯定不应当代表对其他写作的否定,“对于类型小说和网络文学,我们批判得很多,讨论得太少。此类小说的审美规范、与市场关系、文本研究和资本介入后的做法,我们都没有仔细研究”。

  上海译文出版社世纪新文本出版中心总编辑赵武平表示,国外文学的市场运行机制已经逐渐成熟,在纯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在国外‘80后’作者的写作中,对于人的命运、对于终极关怀的思考十分常见。他们不迎合出版社、不讨好读者,公共图书馆、学院和大量基金会都能够给他们提供写作资助,这为他们的独立写作和发挥提供了良好基础。”

  与传统断裂?

  讨论中,不少评论家提到“80后”写作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扬常年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审,见证了“80后”作者在写作方式和表达内容上的不断演变。他认为,在社会结构转化的同时,文学结构的变化是必然的。“我们原来的文学面对的是一个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国家意志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由国家意志组织起来的文学到‘70后’基本告一段落,逐渐成为主流的是社会、市场的意志。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下,作家们如何去写?”

  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认为,继“断裂一代”之后,“80后”写作可以被称作是“后断裂”的一代,他们不再表达政治焦虑,而在作品中更多地体现出消费焦虑的情绪。“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消费文化景观的呈现者,但随着年龄成长和阅历积累,他们的写作有向上世纪80年代启蒙写作回归的倾向。”在指出倾向的同时,他也看到“80后”写作的不足:与传统写作相比,他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精神中的民族意识、家国意识和忧戚感不足;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的理性自觉和启蒙意识在他们身上也比较薄弱;在中国乡土向都市转型期间,未能很好表达对乡土精神的关切。

  《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和评论家刘绪源则不约而同地提到对于文学传统内核的坚守。程永新表示,传统文学作家有实力,但缺乏市场营销策略,无法接近年轻一代的读者,而显得文化断层特别大,但这并不是无法沟通的。他说:“文学是人类精神的最内在本质反映,这个核心的含量、重量和质量是不可能改变的。社会形态变化可能会造成文学边缘化和断层现象,却改变不了文学的本质和品相。”“80后”作家周嘉宁也认为,身为一个中文写作者,不可能和传统有彻底的割裂。

  文学批评,还在路上?

  相对于“80后”写作状况与文化氛围的多元化讨论,专家、学者对于“80后”文学批评所持的态度却基本相同:“80后”作家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市场和出版商,却尚未形成与此对等的文学批评体系。

  上海作协创研室副主任杨斌华表示,对于“80后”的研究已得到普遍关注,但纯粹文学意义上的研究很少,大多数建立在文学、网络与文化的互动关联上,“文化性”的研究有所缺失。传统的文学批评家对于“80后”的创作缺少兴趣,有相当大的隔阂。

  何平认为,产生隔阂的原因,一在于批评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进行细读,二则在于如此情况下产生的评论,“80后”作者也无法接受。他同时认为,在当下“80后”写作研究中,还存在重小说、轻其他类型写作的倾向:“‘80后’群体在网络上最为活跃的写作方式其实是诗歌,其活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夏烈则提出,在呼唤传统文学批评家重视的同时,“80后”群体需要发掘和培养属于自己的批评体系。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还有唐静恺、王纪人、于建明、金理等。文新集团系列报刊党委副书记贾亦凡最后致答谢辞。

  记者张滢莹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