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构百年诞辰在浙江文成举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赵超构百年诞辰在浙江文成举行
2010年05月05日 00: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温州5月4日电 (记者 李飞云)在温和的五月阳光中,浙江文成龙川的乡亲们和全国各地的嘉宾一起目睹新闻泰斗赵超构铜像的落成,今天是赵超构百年诞辰,文成龙川是他的故居。

  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民盟上海市委、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新闻学会、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中国温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在文成联合举办赵超构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当主持人介绍嘉宾到赵老先生的儿子、女儿时,人群中一阵激动,年纪大的老人们发出感叹声:“儿子都这么大了,快七十了吧?!”

  浙江文成县县长汪驰在铜像落成仪式上介绍道,赵超构先生一生有“三不朽”,一是1944年访问延安,采写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客观、公正地报道当时延安的真实情况,被誉为中国的《西行漫记》;二是创办新中国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为新闻界贡献了成功的经验,赵超构新闻奖是中国晚报界的最高奖;三是他一生共写了4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林放(赵超构的笔名)杂文幽默、犀利,突出民本思想。

  赵超构先生的女儿赵刘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父亲是个很低调的人。他还在世的时候,也有人提出过给他写传记,但一直没有答应,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普通人自然也不需要传记吧。别人写文章都注意留有手稿,但他写的东西在报纸上发过就算过去了。他认为新闻是速朽的,文稿还有什么用呢?所以从来没有保留文稿的习惯。六卷文集也是他去世后,由《新民晚报》社整理出版的。”

  她还告诉记者,“父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从来不曾淡忘,在我小时候,他用温州方言教我念儿歌‘灯啊灯,蛤蟆假讨亲,蚱蜢做媒人,鸭衔柴,鸡烧火,猴头吹箫打铜鼓,老鼠担水梁上过。’我的儿子出生后,又教外孙念。”1981年6月,赵超构应《浙南日报》(《温州日报》的前身)之邀,写了《望乡之情》,回顾了青少年时代在故乡的生活情景。“今天他的铜像应家乡人们的热情邀约,在老家落成,也算是完他心愿,回家看看。”

  “不过在女儿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父亲,一个会写文章的父亲。”赵刘芭回忆父亲时这样说道,文革前,他常常会用家乡话‘唱’诗,用温州话(瑞安方言),配着简单的调子,摇头晃脑地念那些他喜欢的诗。高兴的时候,还会唱瑞安唱词——一种地方戏,但反复唱得就是这么几句。(完)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