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印象”:从张艺谋到王小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印象”:从张艺谋到王小帅
2010年05月11日 10:17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第六十三届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12日拉开帷幕。在近日公布的主竞赛单元影片入围名单中,中国导演王小帅的新片《日照重庆》升格入围,跻身角逐金棕榈奖的行列。

  电影是一个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

  自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捧回金熊奖以来,中国导演在法国戛纳、德国柏林、意大利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上多有斩获,成为一支重要的艺术力量。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尝试着把一个“景观中国”展现给世界。影片大多取材于中国近现代史,在内容的表达上,凸显东方味的民俗和文化。《红高粱》首开先河,其中的“颠轿”、“酿酒”桥段,《菊豆》的染坊文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纳妾、点灯风俗,《霸王别姬》的京剧文化等等,尽管与当代生活关联较少,却是充满东方味的景观。这些作品呈现并加固了世界眼中的“典型东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方交往的频繁,中国由西方远距离的审美对象逐渐转变为近距离的交往对象,西方人希望了解更加真实的中国。进入新世纪,王小帅、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开始成为西方电影节上的“常客”。王小帅的《青红》,贾樟柯的《站台》和《三峡好人》等,纷纷对准了迅猛发展的当代中国的市镇。这一时期张艺谋等也改变了作品的视角,凭纪实主义的《一个都不能少》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这些作品直面转型期社会中人们的焦虑与失衡,成为世界了解现实中国的窗口。

  最近几年,活跃在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导演仍以第六代为主,但展示和获奖的作品却在悄然变化。王全安《图雅的婚事》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是这一波变化的分水岭。它和王小帅的《左右》等作品,都在试图展现一个“温暖中国”。其共同之处在于,题材基本是私人化的,人性表达代替了社会批判,温暖情感代替了冷酷暴力。这一变化的发生,首先源于内因,即第六代导演通过国际承认确立了其艺术地位后,转而追求被国内市场承认,于是其艺术语言和叙事视角都逐渐内向化、温和化。而国际电影节对这些影片的接受,既体现了西方观众对多元中国理解的深入,客观上也丰富了西方观众对中国现实的理解。

  回顾中国电影亮相国际电影节的历史,东西方之间围绕艺术与现实的微妙互动值得关注。西方电影节有自己的艺术传统和审美标准,中国艺术家无疑要符合对方的期待才能获得承认。然而必须指出,单纯的迎合,既非艺术所当为,也不是取胜的密钥。中国艺术家应该有气魄通过自己更多元、更丰富、更真实的艺术创作,引领外国观众与时俱进更新他们的“中国印象”,因为中国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发展的、丰富的存在。

  刘海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