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没有托尔斯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为何没有托尔斯泰?
2010年05月11日 10:19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多年来,从“我们为什么没有托尔斯泰”的发问,到“呼唤中国的托尔斯泰的出现”,从“为什么没有出现杜甫、鲁迅”的焦躁,到“为什么没有《红楼梦》这样的巨著”的呐喊,都表现出一种时代性的精神焦虑,对中国当代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开掘新的精神审美价值方面,缺乏独到的发现,缺乏创新能力的不满。那么,怎样才能加强中国当代文学原创,从而才能在世界文学巍峨殿堂发出属于中国的独特声音?

  首先,面对真实的现实生活,进行独立的思考,惟陈言之务去,以宏大的气魄开拓原创,在全球化进程中建构中国话语。文学原创力,是创作主体在艺术实践中的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它是检验一个作家特殊个性及艺术潜能的核心标志。而原创的匮乏,最终将导致创作主体缺乏洞察力与想象力,失去再造一个艺术世界的能力。很多创作者在与现实生活脱离血肉联系的同时,愈发熟练地使用电脑技术在因特网上复制、粘贴、组合,不断地“生产”出一篇篇“急就章”。这种关起门来的“创作”,怎能带来新鲜的气息,如何能给人丰厚的精神营养?

  其实,原创的危机不只出现在当下中国,德国文艺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指出,机械复制使艺术作品已经渐渐失去了它们的“灵韵”。原样复制尚且如此,照猫画虎、依样画葫芦的“山寨”之作更像是文化“注水肉”,浪费社会资源,贻害无穷。

  我们并不否定为市场的写作,市场对文学的创作是一柄双刃剑,既能鼓励创作,同时也会催生一些短视、速成的文化产品。这就要求创作者务必克服一时的诱惑,有所坚守,有所追求,有所为有所不为。

  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面对日益全球化的人类社会,创作者不能甘当历史的匆匆过客,而应当重新感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把握不断变化的世界,以独立的精神和视野,去发现富有时代意义的文学素材与新人形象,去挖掘和书写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词必己出,是文学原创的必由之路,舍此,难免堕入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窠臼,也就无法以气象一新的艺术作品穿透心灵的距离和文化的差异,在世界文坛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其次,转益多师,树立精神的高度,锤炼思想的深度,张扬刚健的审美气象,克服病态化的审美倾向。一段时间以来,大量畅销作品拘囿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态及其日常感触,精神内涵简陋,浅层人生欲望及其病态性的趣味,成为其审美观照的核心内涵。更有创作者剑走偏锋,专好污浊、畸形、诡异,或者为着力表现强悍型的生命形态,却显示出狰狞和芜杂的精神特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文学的原创和创新并不等于去精神化、剑走偏锋和刻意偏离主流,文学更需要刚健的精神趣味和丰厚的人文内涵。那些津津乐道极端、变态人性之作以及专以轻浮、猎奇的赚取眼球的作品,放逐了文学的精神追求,只能戕害文学的想象力和原创力。要对这种既成的审美气象进行反思、弥补和重构,以克服创作中的各种矛盾、困惑和缺失,作家必须以渊博的知识、丰厚的阅历、厚重的内涵来支撑创作。

  古今中外杰出的精神成果,尤为创作者锤炼思想深度、树立精神高度所不可或缺。个人的直接经验难以支撑创作者长久的文学创作,要保持旺盛的创作能力,必须不断与丰富高质的精神产品和文化传统对话,在对话中获得滋养和启发,融会贯通,最终铸就精神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提升个人境界。如果说个人经验和文学素材是创作的矿藏,那么崇高的个人境界便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个人境界的高下,决定了经验材料利用的程度乃至文学作品水平的高下。

  文学原创还离不开对中外文学作品的转益多师。文学原创不等于孤陋寡闻、闭门造车。卓著的文学功底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习、锤炼而获得的。所谓“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创作者锤炼自己的语言一定要揣摩那些代表人类精神最高成果的文学精品和经典之作,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笔,感悟语言的精妙,并最终做到用笔自如、炉火纯青。

  只有经过精神的砥砺、思想的对话和技艺的切磋,创作者才能对精神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融入我们的血液,化为我们的精神营养,提升我们的文学原创能力,也才能立意刚健,融会创新。

  第三,面对多媒体信息时代,重新思考文学书写的价值所在,超越传统的文学书写格局,彰显文学的独特魅力。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文学形成了巨大的考验,比如:在电影、电视、网络视频无处不在的今天,讲故事是否还是文学的特长?巴尔扎克“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写作是否要为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所取代?这种种疑问看似离奇,却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可以说,这是文学自产生以来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是每一个文学创作者都不能不重新面对和思考的。

  在知识的结构和意义发生了巨变的今天,人们汲取信息的途径更多样了,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可以说,它带给我们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拨动心弦、启人心智的力量。文学不仅要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更要集中笔力深掘人性的深度,以精妙的语言编织情感和精神的家园。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以卓越的智慧、全新的格调、现代的手法去提升创新,突破书写体式和文学语言上的陈腐之气,也摆脱小说“剧本化”的倾向,为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语言是文学的根本,文学形式和语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当今文学实践的盛衰。作为文学实践原创外在、直接的体现,文学形式和语言的精妙程度决定着文学能否留住读者、引人入胜。可以说,在多媒体时代,文学要创新,乃至要生存,创作者一定要更加注重锤炼其文学语言和形式,酝酿出具有独特意蕴和阅读体验的文学力作。

  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喷涌而出的今天,文学面临着浴火重生的挑战,融会创新是唯一的出路。我们的文学创作者需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原创精品为读者带来阅读的盛宴,为时代留下精神的足迹,为世界文学的天空添一颗恒星。

  胡良桂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