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是个“猫迷” 才女唐筼堙没在丈夫光环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陈寅恪是个“猫迷” 才女唐筼堙没在丈夫光环下
2010年05月11日 15:0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39年秋在香港。左起:陈小彭、陈寅恪、唐篔、陈美延(前小童)、陈流求。三联书店提供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三位女儿共同撰回忆录,《也同欢乐也同愁》出版

  陈寅恪是个不折不扣的“猫迷”

  由陈寅恪3位女儿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共同执笔撰写的回忆录《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篔》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关于陈寅恪的书出了不少,但多是从其求学、治学、学术著述等人生大处着笔,该书首次从家庭生活的侧面进入,书中所记述的这个家庭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较以往的记述更为真实而丰满。

  纪念双亲逝世40周年书名来自陈寅恪诗句

  在双亲陈寅恪、唐篔离去40年后(注:陈寅恪、唐篔于1969年先后逝世,此书完稿时间为2009年),陈流求、小彭、美延三姊妹已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她们倾注心血,合作撰写了对父母的回忆,了却缠绕心头多年的夙愿。在这本书里,她们讲述了从孩提时代依稀记事起,大体到1949年,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种种亲历、亲闻、亲见的往事。

  姐妹三人在后记中表示:“这种想法萌生已久,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拖再拖,直到今年父母离去已经四十个春秋,我们姐妹均是耄耋老人了,若再不完成此心愿,女儿们也将随父母而去,就会成为永远的愧疚。我们决心拿起笔,不顾文墨拙劣,尽量记下尚未忘怀的往事,虽未必能将许多心潮起伏的感受用文字描述,仍要竭力叙述亲历、亲见、亲闻的事件,作为三姊妹对父亲母亲逝世40周年的纪念。”

  关于书名,她们也在后记中解释道:“回首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我们备感亲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温暖的家,双亲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重现眼前,他们舒畅时我们也轻松愉快,他们忧伤时我们也心情沉重,正如父亲诗句所云‘也同欢乐也同愁’。”

  早年家中点滴旧事来自父亲亲口讲述

  回忆录开头两章追述陈寅恪先生的祖辈家世、东洋西洋求学、与夫人唐篔相识的姻缘、婚恋成家等故事,这些故事得自三姐妹儿时父母对她们的亲口讲述。在书中,她们写道:“我们年少时候,听父亲有时谈起他早年及家中的一些往事,这些记忆在我们头脑里存留了好几十年,时间愈久愈让人感到它的亲切和珍贵,现谨将印象较深的部分写下,以表达对逝去长辈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陈寅恪先生的这些早年旧事不仅此前鲜为人知,而且读来饶有趣味,让读者了解了这位学者的另一面。比如书中讲到陈寅恪先生生平与兄弟姐妹的第一次合影:这张摄于1896年春的照片上,花园里5个小孩并排站立,大家都好奇地注视着镜头,只有当时7岁的陈寅恪手握一枝桃花。多年后陈先生向女儿解释:“当年照相是件稀罕事情,因此对拍摄觉得甚为新奇,心中暗自思量:长大后恐难以辨认出照片上哪个小孩是自己,刚巧拍照时他正站在一株桃树旁边,便伸手握住一枝桃花作为标记,想将来再看时必定不致出错。”

  事隔多年追忆往事更加贴近父母心灵

  回忆录的重点部分是在1932年至1949年这17年间,讲述了父母婚恋成家后抚育孩子、奉养老父、教书治学的校园生活,抗战烽火中的举家流离,父亲目盲下的种种际遇,母亲面对艰厄世事的坚韧,以及父母之间相知相契的深厚情感。

  与以往的一些记述不同,姐妹三人从女儿的角度,独特而又真切地追记了这个家庭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真实丰满。就如姐妹三人在书中所感慨的那样:“写回忆录的历程,让我们更加贴近父母的心灵。在我们童年、青年时期,对他们的心境、为人,认识不够、理解不足。韶光荏苒,如今已步入暮年的女儿们,重温逝去的日子,逐渐对父母有了新的认识、理解。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探寻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的欢乐与愁苦。后悔当初何以不多问几个‘为什么?’以聆听更多教诲。这是我们终身的遗憾,今生今世再也无法补救了。”

  描述家庭生活侧面可以作为历史来读

  关于陈寅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先后有蒋天枢《陈寅恪编年事辑》(蒋氏身后其弟子张培恒又有“增补本”刊出)、汪荣祖《史家陈寅恪》、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3部重要作品,以及众多门人弟子的回忆文章。可以说,在今天,陈寅恪已经不再是个陌生人物,其主要的生平行事人们已有相当深入的了解。那么,这本回忆录和之前的这些著述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三联书店相关人士表示:“关于陈寅恪,之前的著述多是从其求学、治学、学术著述等人生大处着笔,刻画了陈寅恪的文化性格,总结了他的学术贡献。陈氏三姐妹的这本小书,最大的不同是女儿的身份带来的独特视角,从家庭生活的侧面进入,特别是对母亲唐篔及其家世、对陈家、俞家等周围亲眷的忆述,大大扩展了对陈寅恪生活环境的认识,提供了陈寅恪研究重要的资料补充。

  此外,陈家三姐妹虽然均非文史专业出身,但自小所受庭训和家风影响,在写作过程中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强调亲历、亲闻、亲见,竭力做到真确无误。陈家世交,著名学者吴宓的女儿吴学昭在谈及此书时也说:“关于陈寅恪的书虽说出了不少,但以女儿的身份回忆父母双亲,秉笔实录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感受,这是第一部。质朴真挚,可以作为历史来读。”

  ○链接

  女儿回忆中的陈寅恪

  一、父亲陈寅恪

  时至今日,陈家姐妹们仍然记得父亲小时候教的唐诗。“父亲空闲时候,会选择一些唐诗教我们背诵,流求和小彭现在都能清晰背出好多句子,如最初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到后来的《长恨歌》、《琵琶行》,这些诗句表达的意思,我们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加深理解,也更明白父亲的用心。”陈家三姐妹在《也同欢乐也同愁》中写道。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陈寅恪可算得上是个“严父”。回忆录中说,有一次,陈流求期末考试考了第一名,还获得奖品,高兴地蹦跳着回家,暗想会得到父母的奖励,哪知父亲看了成绩单后,问道:“你是不是比班上不少同学年龄大一点(那时一些小朋友较早入学),自然应该考得好些,有什么值得骄傲呢。”更没有奖赏,以后家里孩子即使考试得高分,也不会在意了。

  但在平时,陈寅恪却对女儿们格外疼爱。三姐妹在回忆录中记载,在成都时,“美延已到入学年龄,身体不好没去上学,负责放羊。放一只羊时还可顺便扒点落叶、捡小干树枝,为家中炉灶添些燃料;放三只羊时就忙不过来了。父亲有时傍晚带着美延散步,饶有兴趣地询问羊喜欢吃什么草,美延告诉他,羊最爱吃带刺的酸枣叶,就是我们家围篱笆墙的酸枣树的叶子,父亲感到奇怪”。“走到茶馆旁,父亲常会停下来,听片刻成都方言说书,多半是讲《三国》,他用欣赏的口吻说:说书人讲得比小说生动。有时还会买一小包炒花生米,或带上一个广柑,与美延分食。”

  1938年,陈寅恪在云南,而孩子们在香港。“父亲几次对我们姊妹说过:曾在集市上偶然见到一位苗族妇女,背着个孩子,胖胖的眼睛挺大,很像美延,就盯着看;那妇女误以为父亲对小孩有什么歹心,带着孩子赶快离去。这事使父亲十分感慨,更加思念在港避难的家人。”

  二、丈夫陈寅恪

  曾为许广平老师、毛笔字深得陈散原赞赏的才女唐筼,在婚后默默操持家务,宁愿堙没在丈夫的光环下。回忆录里说,在成都时,母亲曾买来一只怀胎的黑色母山羊,母羊生了两只小羊以后,母亲便学着挤奶,每天早晨先把母羊用绳索栓好,用水洗净母羊乳头,费不少周折才能挤出一碗羊奶,给父亲饮用。

  三、“猫迷”陈寅恪

  季羡林爱猫,世人皆知,但很少人知道,其实陈寅恪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猫迷”。《也同欢乐也同愁》中写道:“北平的鼠患不如成都猖狂,父亲一如既往地宠爱猫咪,成为猫的‘保护伞’。每逢将近中午时,陈庆华先生正在念读外文资料时,猫饿了就吵闹,父亲必定唤家人赶快喂猫,因为父亲从来不准虐待家禽家畜,更不允许打猫,于是猫就养成习惯,一饿了就只对着父亲喵喵地叫。我们家有只纯白金银眼的猫也很‘有名’,一次母亲到离家一里多路的杂货铺买东西,店里人竟对母亲说:你们家的猫刚才来过这里啦。”

    专题撰文:南方日报记者蒲荔子

  实习生吴敏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