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从吹拉弹唱到文化多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从吹拉弹唱到文化多样
2010年05月14日 10:5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改革中创新

  从吹拉弹唱到文化多样

  在新旧时期的交点,回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不难发现,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的每一次扩大,服务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与披荆斩棘的改革相伴而行。

  机制创新:队伍充满活力

  相对于喧嚣沸腾的北京中央商务区,坐落在其中的朝阳区文化馆显得精致而灵动。从青春洋溢的大学生戏剧节,到享有盛名的下岗女工大鼓队;从历史悠久的业余文化培训班,到来自民间的各种展陈……这里聚集着享誉北京甚至全国的多个文化品牌。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颇有名气的文化单位,却只有一个房间用于办公。

  “我们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所有人在馆里的时候都可以来这里办公,所有的会议也都在这里举行。”馆长徐伟说:“但我更希望没人在这儿闲着,重要的是把各自手里的项目完成好。”与其他文化馆站的用人机制不同,朝阳区文化馆将所有工作都采取项目责任制,对社会和内部公开招聘项目负责人。“单位的人也就是社会人,谁行谁上,做完一个项目可以继续竞聘新项目,也可以离开,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朝阳区文化馆的做法,对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有着很强的示范意义。但在全国范围来看,现在我们强调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更多采用的还是全员岗位聘任制。”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常务副组长李国新说。“要解决目前的内部机制问题,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准入机制还未建立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大规模培训,尽快提高人员水平。”

  建立一个科学的考评体系,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活力的根本。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司长张永新认为,目前需要建立的考评体系应主要包括三方面因素:一是对党委政府履行责任是否到位的评价;二是对文化部门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评价;三是基层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他特别强调,只有重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回到为群众服务的本质上。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与之相应的考评手段和标准也在不断改进。“以前更多是组织专家参与,系统内评价,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本系统专家对工作比较熟悉,但客观性却受到一定限制。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研究第三方介入,比如上海社科院最近成立了东方公共文化信息评估中心,这将有助于使考评结果更客观、更可信。”张永新说。

  服务创新:场馆有了人气

  几年前,以省级文化单位为龙头的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流动电影放映队,曾经使珠江三角洲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并由此创建了闻名全国的“广东模式”。如今,江苏省吴江市通过区域联动整合资源,再次创造了长江三角洲的著名文化品牌。

  张永新表示,实现跨区域的文化资源流动,是未来一个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同时,他指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级管理给文化资源的流动带来了很大困难。“文化主管单位一方面对自己区域尽职尽责,一方面缺乏与周边区域共建的意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能力。”

  2008年,我国进行了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首次尝试。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144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约占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的77%。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看来,博物馆免费开放两年多来,除了展品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大的进步还在于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

  “过去我们认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是副业,现在慢慢意识到这是为观众提供的一种服务。”调查显示,观众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和在博物馆商店逗留的时间基本相同,观众对博物馆文化产品有很大的需求。宋新潮认为,博物馆文化产品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博物馆宣传营销的手段。他将这种创新型服务称为“将博物馆带回家”。“文化产品销售收入可以进而反哺博物馆事业发展,在坚持博物馆服务公益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

  从今年开始,在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同时,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的免费开放也成为文化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原本就不收费,它们的免费开放,更多地强调把面向群众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丰富起来,密切与老百姓的联系,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服务群众。”张永新说。

  “过去我们误认为唱歌跳舞就是群众文化,现在我们意识到,唱歌跳舞只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改革和创新的基点,”徐伟说,“从群众文化领域跨入公共文化领域,这是一个大台阶。今天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面临着国家体制、市场经济、民间社会力量这三大环境,这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

  技术创新:村村有了保障

  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被称作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与文化馆站、农家书屋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相比,广播电视覆盖与技术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广电总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孟冬指出,村村通工程服务范围、质量的每一次提升,都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

  村村通工程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让农村人享有与城里人同等的看电视的基本文化权益。1998年到2003年,工程第一阶段实现了全国62万个行政村的广播电视覆盖。孟冬回忆,当时的传输覆盖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最开始时就是一个村配一个小锅,有的村甚至只有村长家里能接通光缆,全村农民都只能集中在村长家收听收看仅有的一套广播节目和两套电视节目,收听收看效果之差可想而知。2004年到2006年,工程第二阶段让10万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老百姓听上了收音机,看上了电视。2008年,直播卫星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老百姓收听收看效果不好、节目套数少的问题。到今年年底,共计71.66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将再次完成“扫盲”,通过国际一流的卫星直播技术,身处大山深处的农民可以收听收看到48套广播电视节目。2020年,我国农村将基本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基础上的户户通。

  据孟冬介绍,目前全国广播电视覆盖分为三大区域。一是城市区域和东部较发达地区,通过有线光缆看电视为主。一些较发达地区为了解决贫困户收视费问题,开展了广播电视低保工程,由财政出钱为老百姓买收视费。二是中西部较落后地区,由国家财政全额保障,通过无线覆盖确保城市能收到6套电视节目,农村能收到3套电视节目。三是既通不了有线光缆,无线覆盖也无法抵达的地区,通过卫星直播技术可以免费收听收看48套广播电视节目。孟冬强调,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线覆盖都是由政府全额保障的基本文化服务,而正在建设中的数字无线覆盖系统,将力争提供10套高清数字节目。

  与此同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也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国家网络通信平台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层次分明、互联互通、多种方式共用的信息传输网络,使基层文化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和数字资源服务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了互联网、卫星网、有线(数字)电视网、移动通讯网、电子政务专网和光盘(移动硬盘)等多种传输渠道,并积极探索面向“三网融合”的网络电视、IPTV、3G等新兴技术手段,创新实践入户服务。

  创新,可以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推动力。

  记者 刘 阳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