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改名“暗箱操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非诚勿扰》改名“暗箱操作”?
2010年05月26日 15:3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电影《非诚勿扰》我只看过大概三次。一次是何润东的,一次是老外的,还有一个是别人非得叫我去看看的,说一个什么刘云超的大闹节目组。需要说明的是,在娱乐界,不管是好新闻,还是负面新闻,只要有新闻,对戏子都是有好处的。一个烂演员,你如果把他天天放在新闻联播里面滚动播出,我也相信他会成长为影帝的。

  入正题。由于之前我没看过这个节目,所以不是很了解。但在看过一次之后,第一感觉是这节目太假,而且假得很明显。不知道看过这个节目的那些观众,你们到底在看什么?假如你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漏洞。我们看过参加这个节目的女嘉宾介绍,一般从事的职业有:广告设计、网站编辑、营销职员、模特等等。对如模特来参加这类节目,我无法排除他们是来炒作自己以达到成名的效果的推论。另外,仔细想的是?一个从事网站编辑和销售员工作的职员每天都有那么长的时间出来录制这类节目么?你爸妈同意,你们老板同意么?这里,大家可以看看身边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他们每天的休息时间有多少,那还有闲心真诚地来参加这类节目?难道江苏卫视给他们发固定的工资么?更主要的是,这节目都是提前录制的,所以造假是昭然若揭。

  当然,我是不否定这节目能够火的。因为自从80后三十难立之后,剩女剩男已经变成一个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这好比,有个笑话说中国人:你们吃饱了,需要人权干吗?这里,虽然三十难立,但大家足以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然而说养活几个人甚至结婚,就成了一个难题。所以,以很俗的相亲公开化为噱头,让这个节目想不火都难。这个节目最主要的内核就是引起来全社会大众的共鸣感,让大家在看别人的时候,会联想到自己会是什么样的角色。另外在中国人的骨子里面深受传统教育渗透,已然形成具有天生爱看热闹和对比的心理,恰好这节目的互动性又正好符合这一特性。让大家在看别人笑话的同时,也能够娱乐自己,这不正是愚弄大众么?

  不过,这节目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通过年轻人之间有效的互动,让很多人已经清楚认识到80后的价值观了。也将80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继续扩大化真实化了。面对这么直观的感受,也许是生活的嘲讽,但这阻碍不了大家对真诚的需要。所以在此也期待大家在娱乐的同时,也应该正视问题的存在。如果让娱乐掩盖了存在的社会问题,那样反之产生的压力是无可估量的。大家只有真实地将自己碰到的问题呐喊出来,生活才能更美好。

  肖川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