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端午民俗文化传承面临“断层”隐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端午民俗文化传承面临“断层”隐忧
2010年06月16日 01:3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6日是中国传统端午佳节,各地提前推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节庆“预热”。但记者连日来采访发现,各种端午民俗活动多是老年人“唱主角”。民俗专家对此表示忧虑,认为年轻人“缺位”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许多端午民俗的民众认知度和参与度很高,几乎人人吃粽子,家家挂艾蒿。但制作和表演性的民俗活动,都是老年人“唱主角”,有少数中年人参与,年轻人明显“缺位”不禁让人对民俗传承后继乏人产生忧虑。

  在秭归的民院坝头,每晚都有民间艺人聚在一起唱戏娱乐。几十位老艺人在此打花鼓、演皮影戏、对山民歌、喊峡江号子、讲端午习俗和屈原故事。在凤凰山民俗展馆,演示包粽子、编香包、制雄黄酒的几乎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当地年轻人虽然大多知晓端午文化,对民俗活动也乐于参观凑热闹,但对学习制作和参与演示大多不感兴趣。

  每年临近端午,家住山西曲沃县哨门口的83岁老人屈淑芝都会让老伴买来朱砂、香草和彩线,为儿孙缝制香囊。这种习惯已经延续了50多年,每年端午,老人的儿孙都戴上香囊“辟邪”。但在老人的40多名子女、孙辈和重孙中,却没人掌握这门手艺。

  在端午前夕太原举办的一场包粽子比赛中,参赛者多是四五十岁的女性,来观看比赛的人群中倒是有不少年轻人。25岁的观赛者许丽燕说,自己主要是想看一看,了解一下包粽子的过程,但是回家自己做的机会还是不大。

  秭归县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梅云来说,中国民俗文化虽面临保护经费窘迫、挖掘内涵不力等问题,但当务之急要解决的还是人才匮乏。从当地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文化在老一代人的努力下继承得较好,但缺乏年轻人的学习和参与,“接班人”难觅,民俗文化传承将面临“断层”的危机。

  屈学专家谭家斌现供职于屈原纪念馆,他说,历史上秭归文化氛围浓厚,明清时期,地方农民诗人自发成立骚坛诗社。可如今,诗社面临“后无来者”的尴尬境地。

  “当地有文采的年轻人非常多,”谭家斌说,“现在诗社之所以招不到人,是因为很多年轻人认为写诗不能养家糊口,于是纷纷外出打工。真正安心搞创作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是把写诗当作一种精神寄托。”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省民俗专家聂元龙对此表示忧虑,他说:“年轻人思路开阔,富有朝气,应当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缺位’并不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聂元龙说。

  为避免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中国各地都做了不少努力。秭归当地教育部门近期在各中小学开展主题为“传承端午习俗,弘扬屈原爱国精神”活动,让民俗文化走进校园。贵阳市一些小学发起学生学习传统经典,通过诵读、抄写楚辞《离骚》的方式来纪念屈原,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宪建议,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各地政府结合实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挖掘当地文化产业,通过创新以现代形式对传统民俗“基因”重组,在保持精神内核不变的前体下,充分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记者 刘紫凌 刘翔霄 吴植 冯国栋)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