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时代何为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娱乐时代何为美?

2010年06月25日 14:30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网络点击率和媒体曝光率最高的总离不开几个人: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走红的“凤姐”,她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现主要研读经济类和 《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籍。”尽管其貌不扬,但她的征婚条件令人咂舌并称“奥巴马完全符合我的择偶标准”,如今,“凤姐”高调地出现在许多场合,在百度上搜索“凤姐”,相关网页达3600多万;还有一身靓丽女性装扮出现在《快乐男声》选秀现场的“伪娘”刘著,其雌雄莫辨的装扮一时间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在一些地方的书店里甚至出现了“伪娘”的教程书籍;以及陷入不雅照风波的兽兽,在曾被“艳照”所困的阿娇们至今还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尾随而来的兽兽却是代言活动接不完,大有名利双收之势;更有在相亲节目中以拜金言论出名的马诺等等,每个人物的出现,都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和口水,在这一场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全民娱乐的欢宴里,常常会让人生出“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的感叹。

  有网友说,这是一个全民审丑的年代。从号称自己智商是“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的凤姐,到兽兽的“艳照门”、马诺“宝马门”和“初夜门”,都让当事人的明星效应甚至远超娱乐圈的一线大腕。这简直就是一场有病PK——只要今天能搏出位,哪管明天骂名滔天。实际上,近年来,这种“示丑”闹剧屡见不鲜。从木子美、芙蓉姐姐、凤姐等出位者的频频走红,都深刻地折射出这种“娱乐以丑为美”的风气。在电视、网络媒体上,这种价值观的追风也开始逐渐泛滥。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走红与出名,不惜自毁形象,频频去制造那些哗众取宠的丑闻,让人不禁生出娱乐时代何为美的疑问?曾经被用于批判、讽刺现实的“丑”变成了大众所津津乐道乃至热烈追捧的符号,“丑”被定性为一种颇具娱乐精神的因素,是卖点,更是商机。在“凤姐”迅速走红之后,就有网站出来揭底,声称走红只要遵循这样一个传播链条:“进军论坛、BBS、社交网站、门户网站及社区报道——传统媒体跟进,大面积跟风报道——在社会上形成知名度,赢得广告商关注”并称30万元就能捧红一个即使没有任何才能的人。

  进入消费时代的今天,物欲成为了很多人的价值主体。然而过分的物欲并不能带来精神上的安定与祥和,所以,相当多的人心里笼罩着挥之不去的烦躁、焦虑、无聊,再加上生活的重压,使得大众需要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来作为消遣,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人们的从众心理和猎奇心理也促进了这些所谓热点事件的传播。难怪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惊呼:“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大众需要笑料,没有笑料就无法得到心理满足,大众情愿用金钱来购买笑料,这恰好给商业利润的攫取者带来机会。因此,一出出以“出位”博取眼球的闹剧利用大众的审丑心理赚来了“真金白银”,这是对这个浮躁娱乐时代最佳的讽刺。

  毋庸置疑,人民的生活需要娱乐,但是不需要如此这般的娱乐。这种大众视域中的“快乐”是建立在放弃意义追问和现实思考前提下的。这种快乐,只是大众文化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而已。尼尔·波兹曼称这种流行的娱乐场面为“伪语境”。人们沉浸在“伪语境”之中,即便是堕落、迷茫,也不觉得。人们忘记了这样的问题:“我为何而笑?”“为什么笑声代替了思考?”

  在日益多元化的娱乐时代里,人们在审美情趣上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但是娱乐仍然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更要有坚守的底线。娱乐应当有“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的品质,有对真善美的艺术追求,应当坚决地抵制低俗化。值得庆幸的是,“伪娘”刘著已经在人们的争议里提前离开“快男”,而马诺也遭到了封杀,希望能出现更多低俗娱乐被人们抵制的消息,能有更多健康向上的娱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

  郭 艳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