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汶川地震三年重建关键词:安身 立命 未来

2011年05月09日 0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汶川地震后,在上海市的倾情援助下,都江堰市向峨小学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又回荡起了朗朗读书声。重建的向峨小学是全国第一所全木结构建筑小学。图为:美术课上画笑脸的孩子。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中新社成都5月8日电 题:三年重建关键词:安身 立命 未来

  作者 刘贤

  时近“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多国高官、驻华使节、记者、世界旅游组织官员、中外友人陆续访问四川恢复重建后的地震重灾区,不约而同发出了“很震撼,很漂亮”的赞叹。但检验灾后重建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灾区老百姓的生活。

  2008年9月23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个在震后4个多月出台的灾后重建最高准则这样写到: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要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

  总共15章的《规划》正式出台后,剩下的就是执行与检验。

  安身:数字与时间的角力

  震后一年,四川全面完成了350多万户震损城乡居民住房的修复加固;震后一年半,全部完成150万户农房的重建;震后两年时间,基本完成26万户城市居民住房的重建。截至2011年3月底,需恢复重建的3002所学校完工了96.2%;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已完工90.4%。

  作为灾后恢复重建首要任务的住房重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工作的推进,是一场数字与时间的角力。在“又好又快完成灾后重建”的要求下,建筑质量更受到广泛关切。

  18个对口援建省市和港、澳特区通过“交钥匙”、“交支票”、“交钥匙和交支票相结合”三种方式进行援建。台湾记者认为,对口援建的省市有比较和竞争,在每个地方都做得很认真很细致。吉娜羌寨69户居民在震后6个月搬进新居。村民王孝万说,他每天看着房子施工,“地基打得很深”,小地震根本不用跑。而走访各援建单位,他们最高兴聊的就是建筑采取了怎样的抗震设计,可以抵御几级地震,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立命:抚慰心灵与重铸文化筋骨

  有房住后,精神上还需有所寄托,即古语“安身立命”之意。地震摧毁的不仅仅是家园,还有家庭。《规划》第十二章是“精神家园”重建,提出要加强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并且要抢救修复文化遗产。

  汶川一中校长周秀华说,从在龙泉过渡安置到现在搬进新校园,前前后后请了100多位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抚慰,每周都要举办心理恢复方面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看与听的过程中有所改变。

  2009年4月25日成立的北川心理卫生服务中心是中国首个从事心理卫生服务的专门行政机构。它面向全县所有师生、干部、群众开展心理健康普及、心理疾病预防工作,对有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文化恢复工作再铸了震灾区精神上的“筋骨肉”。截至目前,四川省2938个灾后文化恢复重建项目开工99%。藏羌民房风貌等文化传统在重建过程中被细致保留下来。绵竹年画、羌绣等非物质文化也成为灾区特色得以名扬海内外。灾区公共文化设施硬件建设一举跨越20年,形成了村、乡、县、市四级文化站(室)。抗震遗址纪念地更是凝聚起人类抵抗灾难的精神力量。

  未来:产业发展铺就幸福路

  “我觉得这里的发展空间更大,离家也比较近。”来自绵阳重灾区安县的林国红在北川新县城的规划馆里说,“新县城有工业园区,30多家企业都投入运营了,年轻人找工作不成问题,商业街和商铺给年轻人提供了许多创业机会。我现在也打算创业,正在慢慢观察。”

  通过重建,灾区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恢复重建与经济发展成为一盘棋。

  三年间,汶川淘汰水泥厂等高污染企业,先导发展旅游业,在重建中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在援建省市智力支持下,各地灾区都在酝酿经济的“华丽转身”。 据悉,18个对口援建省与四川6个灾区市(州)合作共建了24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协议产业援助项目698个,落实了产业合作项目483个、资金178亿元。

  “努力让灾区群众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的这一句话点出了震灾区政府的下一步工作方向。

  今年4月中旬,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在面对中外记者团提问时郑重表示,“我们有信心在今年9月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也有信心使灾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