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荒滩变绿洲 聚焦日喀则“绿色走廊”

2011年08月25日 22: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荒滩变绿洲聚焦日喀则“绿色走廊”
    从日喀则市区向西,沿318国道前行,有一条长约60公里的“绿色走廊”,这是日喀则市曲美乡、萨迦县扯休乡“大农业”探索的成果。 中新网记者 王红纲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日喀则8月25日电(记者 唐伟杰)从日喀则市区向西,沿318国道前行,有一条长约60公里的“绿色走廊”,这里小树茁壮成长,青稞、油菜花构成黄绿斑斓的锦缎,如果不是远处裸露的高山,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是地处世界屋脊的“高寒干旱地带”。

  这条”绿色走廊”,是日喀则市曲美乡、萨迦县扯休乡“大农业”探索的成果。据日喀则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日喀则地区林业局原党组书记张合松介绍,近两年来,日喀则地区林业局“以水定林,以林促农,以农养牧,以牧护林”,累计投入1.35亿元,实施了上述两个地区造林工程,共建成绿色通道59.2公里,造林、育林9.4万亩,植树521万株,带动了农田渠系的配套建设、闲置土地的综合整治以及种养项目的大力实施。

  曲美乡地处日喀则市西部,位于国道318沿线,土地总面积3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属高寒、干旱地带,风沙大,荒地多,植被少,干旱缺水,生态脆弱,是日喀则市区的一大风口。与曲美乡接壤的萨迦县扯休乡,在地形地貌、土壤质地、气候条件等方面与曲美乡相似,闲置的宜林地、宜农地面积达16万亩。由于干旱,当地农业亩产常年平均在百斤以下,两乡民众祖祖辈辈都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为了有效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建设步伐,自2009年初,日喀则地区林业局实地勘察调研,从水源条件、土壤质地、树种选择等多个方面论证了实施曲美乡重点区域造林工程的可行性,形成了“水利先行、林业主导、发展农牧、为民增收”的“大农业”综合开发思路。

  2010年3月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一项实施生态建设、改善民生贫困的工程正式展开。曲美乡重点区域造林工程,共建成沿318国道两侧的绿色通道27.2公里,人工造林6.6万亩,建设农田林网148条260公里、保护耕地7万亩,共植树468万株,建设苗圃260亩。配套新打机井10眼,修建蓄水池10座、总库容40万立方。

  同时,带动日喀则市水利、交通、农牧等部门当年投入2200余万元,新修水渠42公里、硬化渠道32.7公里,建设农田道路23条、总长60公里,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4000亩并进行绵羊集中育肥,后续还有国土等部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形成了“林成网、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格局。

  在总结曲美乡造林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扯休乡重点区域造林工程开始实施,建成绿色通道32公里,人工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建设农田林网45条284公里,共植树71万株;新打机井12眼,修建蓄水池14座、总库容56万立方,购置水车10台;综合整治扯休村耕地7500亩。

  项目实施两年来,“高原荒滩变绿洲”成为现实,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现。

  据介绍,项目的实施,有效遏制了扬沙天气对日喀则市区的影响,改善了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了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扩大农作物灌溉面积4.8万亩,粮食单产将由过去的80—100斤甚至弃种的农田提升至500斤,年均增产粮食近2000万斤、秸秆近3000万斤,两项产值合计达5000多万元。

  “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张合松说,项目带动粮、油、肉等农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升,改变了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延伸了产业链条。另外,项目的实施,农民工工资达2000余万元,为项目区人均增收1500多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