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炉霍40年从地震废墟上崛起

2013年02月06日 2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四川炉霍40年从地震废墟上崛起
如今地震灾区建起了独具藏民族特色的红瓦新居。 杨孝康 摄
地震孤儿向遇难亲人献上菊花。 杨孝康 摄

  中新网炉霍2月6日电(刘忠俊 何泽晓)6日,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开展地震40周年纪念活动,社会各界千余民众聚集一起,缅怀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们,感恩救灾的救援者。

  1973年2月6日18时37分05秒,炉霍县发生7.9级地震,灾难造成当地2204人遇难,绝户80户,遗留孤儿43人,县城也被夷为平地。

  “突如其来的灾害,让我和弟弟瞬间变成了孤儿,正当我们无助时,人民子弟兵赶来了……”46岁的地震幸存孤儿付花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为地震中失去的亲人祈祷。离付花不远处女儿看着电视,母亲经历过的苦难与伤痛她没法想象。但对付花等许多幸存者来说,那次的地震带来的身心创伤将陪伴一生。“地震后自己和弟弟无家可归,被送到了孤儿院,在那里孤儿们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付花说。

  在《铭记1973年炉霍大地震》图片展前,老人、孩子被深深吸引。“大地震发生后,人们扶老携幼,惊慌失措地奔向大街,震中大量民房倒塌,家园被毁幸存者无家可归。四面八方送来的伤员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中。”图片提供者杨孝康现场向参观的民众介绍地震发生后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大地震发生后,余震还在继续,人民子弟兵一个师就赶赴炉霍抗震救灾,来自各地的49个医疗队668名医务人员也赶到震区救治伤员,在虾拉沱和吉绒平坝一带连飞机都参与了救援。”回忆起地震后抢险救援的情景,专程从乡下赶来参加活动的九麦大爷眼里仍流露出感激之情,40年过去了,他已成为耄耋老人,也成为了地震后炉霍变化的见证者。

  多郎康都牧民定居点,一幢幢独具藏民族特色的红瓦新居错落有致地伫立在草原上。“现在路通到了家门口、水也入户,什么都方便了。政府还送来了‘马背电视’和帐篷等用品,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牧民达娃笑着说,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时,一部分习惯了游牧的牧民还不愿意定居,看到农区崩科房抗震又美观,住进定居点后,还能享受教育医疗服务,慢慢地大家就转变了看法和观念。

  “今年炉霍预计将投入2200万元完成180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风貌改造,彻底改善民众的居住环境。”炉霍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代大鑫表示。

  虾拉沱村是典型的藏汉杂居村,全村共123户506人,那场大地震虾拉沱是重灾区,顷刻间村庄被夷为了平地。

  春节将至,村民吴福寿一家人正忙着挂灯笼贴对联。1973年地震时吴福寿才12岁,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吴福寿对现在的幸福生活很满足。吴福寿表示,随着当地青稞产业的发展壮大,村里组建起了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统一价格标准、统一作业调度、统一检修农业机具等运作模式,合作社不断壮大,已拥有联合收割机7台、播种机20台、农用拖拉机88台,年创收42万余元。

  记者走在虾拉沱村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宽敞明亮的崩科房,整洁干净的通村路……,日新月异的变化让记者无论如何都无法把眼前的美景与40年前的重灾区联系在一起。“村里正准备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广场,今后旅游将是虾拉沱村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将把虾拉沱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康巴第一村。”虾拉沱村长廖才龙激动地说。

  “以前俄色树不值钱,现在漫山遍野的俄色茶树成为我们致富的摇钱树。”虾拉沱村村民八一说,村里建起茶厂后,村民种植俄色茶树达到5万株。去年他将家里退耕还林的3亩林地全部种上俄色茶树,一年收入就达5万多元。

  如今,炉霍地震已过去了40年,那场毁灭性的灾难已成为记忆,并渐渐地人们被忘却,但矗立在斯木乡境内的地震纪念碑,还静静地诉说着40年前的那场灾难。(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