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丽中国行)“客家祖地”整治“母亲河” 要青山绿水

2013年04月18日 13: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龙岩4月18日电 题:“客家祖地”整治“母亲河”:要把青山绿水保护住

  中新社记者 张建忠 郭熙婵

  “把水治好了,龙岩就真成了旅游胜地。”福建龙岩市龙津河管理委员会主任陈耿钦18日对中新社记者说,今年5月31日前,龙津河上游流域内的大部分养猪场将被拆除。

  在“客家祖地”龙岩的中心城区,被称为“母亲河”的龙津河穿城而过。“水量减少,近期要调水”,“养猪业污染整治”,成为陈耿钦与记者聊及的重点话题。

  站在龙津河流经城区的河畔,中新社记者看到四分之一的河床露出水面,淤积厚厚的污泥,杂草丛生。岸边居民笑称,以前可在河里游泳,现在在河里骑自行车都行。

  龙津河位于福建三大流域之一的九龙江的上游,流域总面积686.8平方公里,全长112公里,流经区域是龙岩中心城区新罗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流域内的户籍人口占新罗区全区的76%,沿岸生活着近百万人口。

  “水质的改善,也将使九龙江下游的厦门、漳州近千万人口受益。”陈耿钦格外强调龙津河环境整治的重要。

  自小在龙岩长大的陈耿钦回忆,以前的龙津河清澈澄净,每到盛夏时节便有孩子在河水中嬉戏游泳,与河边垂钓的大爷、洗衣服的妇女、打水的人们构成一幅温馨图景。“看到现在的龙津河,我们都很怀念曾经的美好。”

  “把水治理好就是最大的抱负,这功德不亚于铺桥修路。”来到龙津河管委会工作两年多的陈耿钦治水信心十足,“上世纪80年代初,这条河还是山青水秀;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水环境受到很大的破坏”。

  对龙津河水质影响最大的是生猪养殖场排污。此间一位官员称,自上世纪90年代,养猪业逐渐成为龙岩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生猪日常排泄的粪便、尿液和洗猪场的污水等,“都给河水造成颇为严重的污染”;而且,猪粪便一旦污染了地下水,便难以治理恢复,造成持久性的污染。

  “沿岸生猪养殖场排污、工矿企业偷排及生活垃圾排放是龙津河由清变浊的三个主要污染源。”这位官员谈及此颇为心痛。

  1999年,龙岩启动了龙津河流域的综合整治。“水环境破坏后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修复好的”,陈耿钦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有着客家文化、红色圣地、土楼奇观等旅游资源的龙岩,提出了“三年初见成效,八年全面完成”的整治目标,拟定将龙津河建成生态之河、人文之河、宜居之河。

  据龙岩官方的调查,龙津河流域的猪场有2778个,存栏生猪约42万头,猪场面积156.1万平方米。在156.1万平方米的猪场面积中,有97.7万平方米将在今年5月31日前拆除。龙岩这个全国著名的生猪养殖大区对养猪业展开生态治理,官方期待“引导业主向二、三产业发展”。

  龙岩龙津河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陈尔滨表示,龙津河若想恢复到往日的“绿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国内外高等级设计单位和知名专家来考察,参与龙津河流域保护与开发的规划设计。”

  在请海内外专家“支招”之外,组建龙津河流域开发与建设公司亦排上了近期的治水日程。“财政投入与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成为了当地保护与开发龙津河流域的共识。

  随着九龙江上游水质治理的推进,下游流域的厦门、漳州都将受益,而下游如何补偿上游治水,引起热议。“争取得到下游城市更多的补偿,对水环境治理的持续进行会越有利。”陈耿钦说。

  让陈耿钦备感欣慰的是,控制发展曾带动当地人快速致富的养猪业得到了当地民众特别是养殖户们的理解与支持。村民胡仰红对记者说,现在大多数村民都认为搞旅游更好更赚钱,“要把青山绿水保护住”。(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