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丽中国行)内蒙古草原深处的生态革命

2013年04月24日 16: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资料图:内蒙古草原湿地  

  中新社内蒙古锡林郭勒4月24日电 题:内蒙古草原深处的生态革命

  作者 乌瑶 道日娜

  4月份是草原上母羊下羔子的季节。“我们家有牲畜2000多(头)只,其中基础母羊1200多只,目前已接羔800多只,成活率达90%,今年总共计划接羔1000余只哩。”

  说话的额日很巴图是个结实的蒙古汉子,54岁,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乌珠穆沁草原上。

  东乌珠穆沁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拥有6917万亩天然草场,是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以后,由于持续超载过牧、经营方式粗放等原因,东乌旗草原干旱少雨、大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频发,草场退化面积曾在2008年达到3037.84万亩,占到草场总面积的51.42%。“那时候,草原生态环境频频告急。”东乌旗草原监理局工作人员宝音图告诉记者。

  为此,东乌珠穆沁旗委开展了一场全民总动员,号召全民参与保护生态。旗政府也自2003年开始,重点实施以划区轮牧为主的草场“三牧”制度(即:划区轮牧、休牧、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

  额日很巴图就是其中之一。他自2005年开始轮牧,将自己的20025亩草场培育成春、冬季草场,按草场载畜量划成5片区域;根据植被长势和水源补给情况,3天到5天为一个周期,进行了轮流放牧;同时从其他牧户手中租赁15000亩草场,培育成夏、秋季草场。

  “这样的划区轮牧,不仅利于草场有效恢复,保护草原生态;也利于牛羊增膘复壮,提高牧民收入。”东乌旗草原监理局局长艾·巴特尔告诉记者。

  8年时间过去了,现在的额日很巴图已经奔小康了,2012年他家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7万元人民币,较2004年(实施划区轮牧以前)增长3.25万元。

  说起草原生态,额日很巴图都算得上是专家了:“草原植被得到恢复,草场载畜量提高了,牲畜膘情肥了,牧草产量也提高了,这样收入就增加了;而且都不用雇羊倌,每年可节支将近8万元;牲畜不与其他畜群接触,还减少疫病感染………”

  据相关部门介绍,如今这样的牧户还有很多。

  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更好地生活,也为给草原“喘息”时间,从世代生存的草原搬迁出来,转移进城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东乌旗某广告设计室负责人林宏丽就是其中之一。她之前是东乌旗嘎达布其镇巴音吉拉嘎嘎查转移牧民,“我是2006年进城的,那时我们家承包经营的草场出现沙化退化趋势,收入也下降了。为让草原变绿,让生活变富裕,我将家中承包经营的5000亩草场流转后,全家转移进城创业了。”

  现在的林宏丽以广告设计为营生,每月收入不菲,再加上草场流转费,日子过得富裕自在。

  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东乌旗就陆续出台系列优惠政策,突出抓好“政策、服务、培训、就业”四个环节,促进了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截至目前,全旗已转移牧区人口6444人,使将近1000万亩草场得到了休养生息。

  据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东乌旗草群的高度平均增加了77%,植被的盖度平均提高了77.8%,牧草的产量平均提高了87.5%,辽阔的草原绿起来了,牧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2012年东乌旗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00元,实现了年均以12.96%的速度增长。(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