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藏驻村发动“草原风暴”剑指牧民致富“瓶颈”

2013年07月26日 1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拉萨7月26日电 (贡桑拉姆)7月的一个清晨,西藏日喀则地区萨嘎县雄如乡孜康村村长洛桑斜挎着小皮包,很熟练地推开大门一步跨进驻村工作队所在的小院。“队长,您明天能到乡里吗?您一定来啊,我在乡里等您,一定来啊”,这一刻洛桑的皮包带上并没有系上往日的鞭子、乌朵(用来赶牛羊的投石毛辫)等放牧工具,而是在包内装有一本厚实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时刻不离身。如今,他和工作队一道争分夺秒地在谋划村里的发展。

  孜康村位于该县雄如乡西南部,雅鲁藏布江上游,距萨嘎县城64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属纯牧业村。截止2013年初,孜康村共有86户、334人。

  驻村工作队于2012年11月进驻孜康村,开始发动在该村从未有过的“草原风暴”,助推边远牧村的新生活。队长巴珠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孜康村地质地貌复杂,生态环境异常脆弱,雪灾、风灾、洪灾、旱灾、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甚至交替进行,导致水土流失和风化沙化日益严重,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牧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

  于是,萨嘎县政府投资50多万元人民币,实施孜康村1000亩饲料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并已完工。而“灌溉所需60多米深水机井已经打好,目前地下出水充足,饲草长势较好,预计9月份能够收获100万斤饲草,这使雄如乡6个村牲畜安全过冬和抵御雪灾、旱灾”,对此巴珠十分欣慰。

  孜康村73岁的牧民格桑是土生土长的孜康人,和全村牧民一样,格桑一家在孜康草原上世代以游牧为生,他们日复一日固守旧时的观念,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与问题时,却时常没了解决的方策。

  格桑说,“背冰融水”是村民解决冬季“饮水难”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对此“难题”,老阿妈并未想到今天能够得以解决。今年,工作队投资22万元,修建了大口井2口,压水井19口,水井均能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使全村86户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安全卫生的水。

  巴珠说,“水”既是生命之源,同时又是一种隐患。为了解决孜康村常年摆脱不了雅江水的洪灾和山洪隐患,工作队投入资金138万元,分别进行了雅江孜康段防洪堤建设和山洪灾害治理。

  今年夏季在中国各省市包括青藏高原连遭暴雨灾害之时,孜康村已建成的1.7公里铅丝笼干砌石防洪堤守护着雅江孜康段的生态安全,昔日沟壑从横、破坏严重的孜康草场生态系统正在得以恢复。

  “山洪灾害治理项目的实施,使往年夏天孜康草场一片汪洋的情景不再出现,群众房屋、牲畜和草场安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巴珠说,剩下的驻村时间很有限,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目前修建公路是最为棘手的大事。

  “580万元”对于孜康村的群众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却在该村“落地”了。巴珠告诉记者,孜康村公路项目已于5月24日立项,全场27公里,投资580万元,并将于8月初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使孜康村、卓巴布村、布扎村三个行政村,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

  在孜康村的村头已经建起了摩托车、拖拉机修理厂、百货超市,而走在村外的草原上,便可以见得遍地的牛羊,而到了午时,牧人骑着摩托车赶回羊群,妇女们提着挤奶木桶在家门口等待牧人和羊群的归来。(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