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称部分大学生选择毕业就成家 成“毕婚族”(图)

2013年08月22日 10:58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调查称部分大学生选择毕业就成家成“毕婚族”(图)

  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就成家——

  毕婚族,莫拿幸福赌明天

  核心提示:俗话说,失恋总在毕业时。不过眼下,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选择结婚,当起“毕婚族”。无论是真正的爱情使然,还是迫于各种生活压力,由于主体是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毕婚族”们在婚姻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必然会比其他婚姻群体多得多。

  失恋总在毕业时,对大学生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可陈南(化名)和同学李敏(化名)却不这么想,2011年8月,两人领到大学毕业证书不久,就走进婚姻登记处,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毕婚族”。

  如今,当爱情遭遇现实,面对生活种种压力,两人逐渐陷入深思:是放弃还是坚持?

  企盼:结婚就在毕业时

  近段时间,陈南正张罗着搬家的事。结婚后,小两口一直和陈南的父母同住。住了一年多,他们决定搬出去“单过”。

  陈南和李敏都毕业于宁波一所大学。和很多憧憬校园恋情的年轻人一样,两人在大二时相恋了。校园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栀子花几番开谢,转眼间,两人都面临毕业。

  眼瞅身边的同学都忙着找工作,他们俩也没闲着。陈南和李敏的感情一直很好,谈了快3年恋爱,连小吵小闹都很少。李敏是宁波本地人,两人商量着,先在宁波找份工作,“只要我们能待在一起,做什么工作都好。”李敏不止一次这样对陈南说。

  陈南是杭州人,家里条件不错。父母一心希望他能留在身边,一次次打电话让他回杭州工作。父亲甚至还帮他物色了一份外企的工作。由于在宁波一直没找到理想的工作,经不住家人的催促,陈南决定回杭州。

  陈南将决定告诉李敏的那天,李敏沉默了。上大学那几年,虽然两人谈到过将来,两人都认为,有情饮水饱,只要感情好,任何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但当将来真正到来时,两人第一次遭遇“分手”危机。

  记得在大四的下学期,同学们都回校参加毕业论文答辩,陈南找到李敏,想带她一起回杭州。起初,李敏并不愿意,毕竟自己家在宁波,又是女孩子,父母总有千般不放心。不过,陈南一次次真诚的劝说终于打动了她。她毅然跟随陈南来到杭州,在城东租下房子。

  四处找工作,还要交房租,渐渐地,李敏感觉有些力不从心。那段日子,她全靠父母从宁波汇钱支撑,而初入职场的陈南工资不高。“再这样下去,恐怕连约会都约不起了。”两人忧心忡忡。

  “我们不如结婚吧!”一天晚上吃饭时,陈南突然蹦出这句话。李敏愣了一下,但很快就答应了。因为两人一合计,与其各自艰难生活,不如共同打拼,既能互相照顾,又能省下不少钱。

  两人的婚姻筹备非常顺利,双方父母也没有过多反对。只是陈南的父母提出一个要求,就是陈南和李敏要和他们住在一起。“孩子毕竟还小,不会照顾自己,赚的钱也不多,跟我们住一起,我们能多帮帮他们。”陈南的母亲说。

  于是,两人正式成为“毕婚族”。

  现实:柴米油盐难适应

  “分手是现实的,但结婚未尝不是一种坚持,一种坚守大学时代美好爱情的方式。”这是部分大学生对“毕婚族”的看法。但日子究竟过得怎么样,只有“毕婚族”们自己知道。

  对陈南和李敏来说,结婚的幸福感一过,随之而来的便是“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这让小两口有点不适应。

  结婚后,李敏在一家设计公司找了一份文秘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有大把时间待在家里。陈南则不同,因为是本地人,经常会有各种同学聚会和朋友应酬,有时要“High”到深夜甚至凌晨,这让李敏很是恼火。“我每天在家等他,他经常深更半夜才回来,根本没有想着我!”

  时间一长,李敏经常会拿这事抱怨,让陈南感觉很委屈。“我的很多同学还没结婚,我不能结了婚就和朋友断了联络啊!”他偶尔心里会犯嘀咕:“是不是不该这么早结婚”。而李敏也有让陈南不满的地方。作为独生子女,一直在家娇生惯养的李敏根本不会做家务,平时全靠他的母亲照顾。要是父母哪天不在家,他回家连顿热饭都吃不上,两人只能叫外卖或者去饭店吃。两人似乎都还没适应这种“为人夫、为人妻”的角色转变。

  类似陈南和李敏的情况,在“毕婚族”中并不少见。有些“毕婚族”刚踏上社会,没经济基础,收入又少,根本不够两个人花销,最终引发“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辛酸。而有些“毕婚族”的稚气还未褪尽,整天想着和朋友出去玩,忘记结婚后家庭的责任。其中有一部分人,甚至对该不该结婚产生怀疑。

  有专家曾给“毕婚族”列举了4条“罪状”。首先,经济不独立。“毕婚族”大多没有经济基础,父母或婚姻的另一方成为他们的经济依靠。其次,生活自立差。校园生活与居家过日子差别较大,“毕婚族”往往在短期内难以适应家庭生活,家务劳动会成为婚姻不和谐的诱因。再次,难以协调各种关系。刚刚踏上社会,大学生很难协调好社会人际关系,而“毕婚族”还要协调家庭关系,无疑又是一个难题。还有,很大一部分“毕婚族”难以实现角色的转变。“毕婚族”面临的角色转变有两个,一个是“学生”向“工作者”的转变,一个是“孩子”向“为人妻、为人夫”的转变,心理适应期短,他们难以很快承担责任。

  这些现实问题,也让现代大学生对婚姻逐渐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近日,全国妇联与百合网联合发布的一份《“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显示,有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毕婚族”不靠谱。

  醒悟:阳光总在风雨后

  “既然结婚了,就该好好过日子啊,当初这条路是你们自己选的,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就在陈南和李敏闹得不可开交时,双方的父母纷纷前来规劝。

  在父母的劝导下,陈南和李敏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会多为陈南考虑,学着做家务。”“我也会多照顾这个家,肩负起当丈夫的责任。”结婚一年多的他们也决定不再依赖父母,搬出去住,真正开始过自己的家庭生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校园的爱情是纯洁的,许多校园情侣分手,让人觉得遗憾。但社会专家指出,婚姻是人生的港湾,婚姻的幸福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想营造幸福的婚姻,就需要夫妻双方心理成熟、性格独立、经济独立,而在这些方面,未经过生活打磨的“毕婚族”无疑是欠缺的。这样一来,他们的婚姻之路必然充满风险。

  同时,“毕婚族”还存在一些潜在问题。部分“毕婚族”的婚姻带有目的性,有的为解决落户问题,有的为进一步“剥削”父母,还有的为脱离父母“管制”。但实际上,婚姻也应有“资质”,即结婚应具备的条件和资格:要有住房,双方要有工作,有经济来源,夫妻双方心智要成熟,这样的婚姻才有保障。校园情侣与其急着去当“毕婚族”,用婚姻去赌明天,不如放慢脚步,让自己在社会中多历练一番,让处事能力与赚钱能力都能“更上一层楼”,然后再步入围城。到那时,他们将能更好地品味婚姻的甜蜜。

  为此,有关专家也提醒各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两个人的感情同样可以维持,不一定非要通过婚姻来实现,不如先到社会上进行历练,等大家的心智和各方面条件都成熟后,再结婚也不迟。另一方面,如果决定结婚,就要好好去经营一个家庭,有得必有失,不要去想着自己失去什么,要多想自己在婚姻中得到什么,承担起应有的家庭责任,这样婚姻才能长久。

  专家观点

  西南政法大学心理咨询教育中心主任胡晓:走入婚姻生活需要两个人经济和心理上的独立。如果经济不能独立、心智也尚未成熟,就不要轻易“毕婚”。如果决定毕业就结婚,那么请先“断奶”试试,在经济和心理上都试着自食其力,不要再依赖父母。这是能够独立经营好婚姻生活的首要条件。同时,高校应该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婚姻,了解婚姻中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记者 方力)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