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企工人冒充“关系户” 父母为子女求职频受骗

2013年08月29日 13: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重庆8月29日电 (涂恩 蒋青琳)国企工人冒充领导“关系户”,假意安排公务员工作先后诈骗20万,引不少为子女求职心切的父母频频落局。记者29日从重庆巴南法院获悉,被告人曾某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其同伙郑某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法院审理查明,2008年8月,曾某得知干姐谢某女儿高中刚毕业为找工作发愁,便谎称其表哥在重庆司法局任副局长,能帮忙将其女儿安排进司法局当公务员。此后,曾某以交纳报名费、办理假文凭、疏通关系等名义先后8次骗取谢某22000元。当谢某起疑心时,曾某让朋友郑某冒充其表哥,两次扮演市司法局副局长与谢某见面,又骗获谢某12800元。

  2012年5月,曾林用相同骗术,虚构其在市人事局与海关有关系,能帮忙将同事王某大学刚毕业的女儿招进海关当公务员,先后以疏通关系、合伙、借款等名义骗取王某195500元。为获取王某进一步信任,曾某又邀请郑某冒充相关人员骗取王某80000元。事后,郑某将骗取的现金交给曾某,曾某将其所得钱财全部用于打牌及日常生活开支。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曾某、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虚构事实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郑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可减轻处罚。结合二人认罪态度等情节,遂作出上述判决。

  承办法官指出,一个高中毕业生连报考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这样不合常理的骗局却屡屡得手,其原因就是骗子抓住了很多父母希望为子女找一个相对稳定工作的心理。法官提醒,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加剧,以介绍工作为名进行诈骗的案件逐渐增多,每位就业人员及家长都要增强防骗意识,熟悉公务员招录及相关就业政策;同时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规范,就业机会对每个人是公平均等的,必须凭借自身能力的提升去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不要寄希望于走后门、跑关系不劳而获。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