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山东台儿庄古城重建全面竣工(图)(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9月11日 15:43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山东台儿庄古城重建全面竣工(图)(2)
龟汪景区夜景
丁字街夜景

  古城助推城市转型

  古城的龙头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日益显现,有力推动了枣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

  带动了文化旅游发展。2012年枣庄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153亿元,是2008的6.6倍。枣庄过去没有一辆旅游大巴、没有一名地接导游;现在有近200辆旅游大巴、近1000名地接导游,仍满足不了游客需求。

  推动了服务业繁荣。今年1至5月,枣庄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32.7%;专业市场、星级酒店比重建前增长了三倍多。近年来,全市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超过30%;每年新增就业10万人左右,其中80%得益于服务业的带动。

  增进了两岸交流合作。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新党主席郁慕明,工党主席郑昭明,国民党的退役“将军”团,先后来这里考察。枣庄与台湾双向往来人员规模连年翻番,年接待台湾游客5万人左右,增进了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古城重建不仅推动了枣庄城市转型,也直接带动了台儿庄区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跨越发展。

  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去年全区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了2.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其中服务业投资占比达52.7%;三产税收增长58.67%,同比提高10.18个百分点,弥补了经济下行带来的工业减收影响。目前,全区规模以上酒店宾馆发展到78家,标准床位突破9000张,旅游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达1.9万人。

  完善了城市功能。近几年来,台儿庄区共拆迁棚户区、城中村面积130万平方米,老城区基本改造一遍,新建标准化住宅小区16个,近3万城市居民住上了舒适的新房;累计投资20多亿元,新建、改建城区道路20条,新增绿化110万平方米,开挖水面7万平方米。台儿庄旧貌换新颜,成为大运河畔一颗璀灿的明珠。

  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过去台儿庄由于人口少、经济总量小,远离市中心,在区域发展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现在台儿庄仅荣获或争创的“国”字号品牌就有8个,极大增强了全区人民的自豪感,提振了士气,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深入开展“古城重建、文明先行”活动,倡树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了全社会文明程度,使“爱国爱乡、开放包容、诚信尚德、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古城放眼世界走得更远

  古城全面竣工,仅是万里征程的起步开端。下一步,古城瞄准上市、立法、申遗三个目标,推动永续发展。

  瞄准上市目标。摸清家底、理清资产、健全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邀请深交所专家前来考察,进行上市咨询辅导,积极实施股权改造,为上市做好准备。

  做好立法保护。枣庄市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台儿庄古城保护的决定》。通过积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去年将《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纳入年内立法计划,今年9月有望正式通过。

  加快申遗步伐。结合大运河申遗,做好对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依托台儿庄古城,目前,台儿庄区正围绕中华运河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遗产“三大定位”,构建古城、湿地和运河文化体验“三位一体”的大旅游格局,精心打造“二战名城、运河古城、中华水城、国际慢城”的“天下第一庄”旅游品牌。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