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局长体验”揭了什么?

2013年10月09日 14:30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长假刚过,南京市12个部门的领导班子纷纷交出自己的“家庭作业”:交通局长挤地铁,挤了三次才挤上去,累得满头汗;住建委主任七天时间都泡在小区出新和雨污分流工地上,听百姓发牢骚;城管局局长与渣土车老板深夜“唠嗑”……

  市委领导给局长们布置“假期作业”,要求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这一“创意”匠心独具,用心良苦,效果明显——通过“体验”,局长们看到了平时调研看不到的现实,听到了过去没听见过的声音,这对于改进作风,促进工作,有百益而无一害。从这个角度看,“局长体验”应大力提倡,普遍推广。

  不过,一次“局长体验”居然体验出这么多感慨,这其实也揭了某种“短”:局长们平时如果就挤公交、上菜场、逛公园,对于“地铁很挤”、“黄牛很多”、“背街小巷很脏”、“养老院太少”、“渣土车很疯”这样的民情应该有所耳闻。既如此,又何须等到做了“假期作业”才“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南京”?

  其实,了解民情,何须“体验”?打个的士,司机就会给你念叨道路拥堵,份子钱太高;坐趟公交,上班族就会让你看到他们挤车的艰辛;进回菜场,商贩就会展示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正所谓“家长里短皆民意,街谈巷议有民情”,只要用心,时时都能“体验”,处处都可“调研”。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局长们具有“全息调研”的意识,接受信息的“雷达”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向群众开放,又何须专门找一个假期来一个“局长体验”?换言之,如果不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平时接触百姓的过程中做了“聋哑先生”,对百姓反映的情况似听非听,又怎么会等到真正调研了,才感叹“原来情况这么糟糕”?

  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其实并不高深,甚至也用不着组织专门的“体验”。只要想了解社情民意,甩开膀子,走进生活,就能看到真实的现实。如果仅仅为了完成“作业”,即便了解了“民意”,恐怕也改变不了什么。如何把“体验”日常化,把平日的“体验”变成出主意、作决策的重要参考,是改进领导干部调研工作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刘庆传)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