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南湘江向重金属污染宣战 400多尾矿库正逐步处置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22日 11:18 来源:湖南日报 参与互动(0)
湖南湘江向重金属污染宣战400多尾矿库正逐步处置
2010年6月19日,临武三十六湾,被捣毁的非法选矿车间。(资料照片)
    10月18日,常宁市宏炜冶炼公司还堆积着大量没处理完的废料。本报记者 李伟锋 摄

  湘江,向重金属污染宣战

  湖南,作为“有色金属之乡”,采矿、选矿、冶炼,不可避免会产生重金属排放。其中,尤以湘江流域为甚。据悉,湘江流域重金属排放量,已占到全省70%。

  显然,治理全省重金属污染,湘江流域首当其冲。为保护湘江一江清水,近年我省打响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攻坚战。

  近日,记者顺江而下,经永州、郴州、衡阳、株洲等地,探访流域内有色金属重点矿区,从采矿、选矿、冶炼等环节,如何从源头截住重金属污染。

  矿区乱采滥挖得到根治

  暮秋时节,记者行走郴州三十六湾、新田岭、柿竹园、黄沙坪、鲁塘以及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等重点矿区的崇山峻岭,昔日忙乱的开采场面已不再现。这些因矿而兴、因矿而乱的矿区,经矿产资源整合、矿业秩序整顿,正在悄然嬗变。

  临武三十六湾,群山苍翠,新组建的南方矿业公司正在进行矿井扩能改造。

  副总经理蒋毛生在三十六湾矿区已摸爬滚打几十年,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指着对面山腰上那些已经封闭的矿洞告诉记者,这块48平方公里的矿区,蕴藏丰富的铅、锌、锡等有色金属,前些年来这里采矿的一度高达10万人,大大小小上千家矿,矿洞一个连一个,如同马蜂窝。

  山上千疮百孔,山下污水横流。随意堆放的废矸石、废砂、废渣被山洪直接冲向山脚,锌、铅、锡、砷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浑浊废水,未经任何处置就直接进入湘江二级支流甘溪河。这里,成为湘江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地带之一。

  从2007年到2010年,郴州市以雷霆手段,整治三十六湾矿业开采秩序。经兼并重组、资源置换、公开竞价,三十六湾矿区整合为两大矿区,分别由西部矿业和南方矿业两家企业开发。矿区管理由“分而治之”走向“大一统”,有效解决了非法盗采、无序乱采等问题。

  郴州矿业秩序整治攻坚战,同样在富含钨、铅、铁、钼、铋、锡等矿种的北湖区新田岭矿区打响。

  历经上千场谈判,2008年,中国五矿湖南有色控股集团与当地14家矿业公司签署了资源补偿协议,全面接收新田岭矿区。

  随后,中国五矿在此矿区投入数亿元,对矿区进行全新规划布局,回填矿坑、封闭矿口、巩固尾砂库,新上大批现代化综合开采设备,矿区混乱局面得到根本改观。

  “不欠新账,渐还旧账”,新田岭乍现“绿色矿业”的曙光。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安监总局对该矿区资源整合经验给予充分肯定,称之为“新田岭模式”。

  对矿山整治、整合的同时,国土资源部门也提升了探矿、采矿权准入门槛。一个铅锌矿,以前,年生产规模一两万吨就可以了,现在则提高到3万吨;锰矿生产规模,以前没有限制,现在进入门槛设置为2万吨;钨、稀土、锑等资源,则实行保护性开采,在没有环境容量的情况下,规模再大也限制开发。

  “矿山开采规范有序,矿山数量减少,也就从源头上控制了重金属污染排放。”省国土资源厅矿产开发管理处处长辛建鑫介绍,通过治乱、治散、治弱、治本,湘江流域8市有色金属矿山的非法开采基本杜绝,省级发证的有色金属矿山减少到189个。矿山散、小、乱突出的郴州鲁塘、三十六湾、柿竹园、新田岭,永州冷水滩、江华河路口钨矿区,衡阳界牌矿区,湘潭锰矿区,娄底冷水江锡矿山矿区等分布在湘江流域的重点、难点矿区,重拳之下得到根本整治,矿业秩序和矿区环境有了根本好转,矿业开发逐步规范有序,走向规模化发展。

  400多座尾矿库正逐步处置

  矿石洗、选、冶后剩下的细砂状固体废弃物,称为尾砂。尾砂随意排放,易淤塞河道;未经处理的尾砂、矿渣等,均含有大量重金属成分,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

  各大重点矿区,无疑是尾砂、矿渣等废弃物危害严重地区。

  湘江流域,聚集了大大小小尾矿库400多座,尾砂、矿渣储量达数亿立方米。仅三十六湾所在的甘溪河,10多公里长的河床内,尾砂储量超过5000万立方米,对沿线居民乃至湘江用水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截住尾砂、废渣这一重金属污染源,一场尾矿库治理专项行动近年在湘江流域相继推开。

  在苏仙区塘溪乡长冲村的山坳里,记者看到一座总库容1267万立方米的尾矿库横在山窝。这座隶属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尾矿库,有专人值守;整修一新的尾矿库大坝上,数个电子眼24小时监控大坝和尾矿库安全。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安全,企业投入了1000多万元进行治理。

  对正在使用的尾矿库,确保其安全运行,减少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对废弃的尾矿库,采取多种举措进行闭库处置。

  10月17日,记者在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镇王家垅看到,多年来由10家选矿厂(已关闭)产生的16个尾矿库,今年6月已完成治理。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尾砂上,已覆盖一层厚厚的黄土,黄土上还冒出了点点新绿,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苏仙区区长彭生智介绍,近年来,该区将尾矿库治理列为“民生100项工程”,逐步消除辖区内尾矿库安全隐患,确保尾砂不再随意排放、堆放。

  10月19日,记者在湘江支流——浏阳河流域的七宝山矿区看到,一片种植了3万余株杉树苗和800株杨树的人工林长势喜人。很难想象,在这些郁郁葱葱的树底下,竟填埋了数千吨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废矿渣。

  七宝山矿区因历史上盛产铅、铁、硼砂、青矾、胆矾、土黄、碱石“七宝”而得名。随着矿山开采的废渣越堆越多,总量已超过300万吨,这里逐渐成了湘江中下游一个重要的重金属污染源。近几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这里的尾砂、废渣进行专项治理。

  站在七宝山堆放废渣的半山腰,一座正在建设的废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今后,流经废渣填埋场的雨水都要进行集中处理,达标之后才能排放。”该矿负责人告诉记者。

  郴州市盛宏资源再生公司对废弃尾矿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更令记者眼前一亮。将尾矿中的铅、锌、钨、萤石等资源综合回收后,尾矿经配料、搅拌、发泡、切割等工艺,可生产出高质量的轻质砖。按照现有规模,该公司每年可综合处理尾砂20万吨。

  记者从省安监局获悉,近5年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2.5亿元资金专项治理尾矿库。其中,治理湘江流域尾矿库121座。2011年至2013年,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给我省下发专项资金3.7亿元,治理湘江流域尾矿库130座。今后,湘江流域内的所有尾矿库,将逐步安全处置到位。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