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包头:一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的“生态”变奏曲

2013年11月07日 1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包头11月7日电 题:综述:内蒙古包头:一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的“生态”变奏曲

  记者:李爱平

  “让包头拥抱森林。”6年前内蒙古包头市人民政府题写在一本画册上的这句广告语,今天看来正在变成现实。

  “这个城市的四周几乎被茂密的树木所围拢,无论春秋所有从外地步入这个城市的客人,都会被这样的景色所吸引。”坐在记者面前的包头市林业局副局长李茂森自豪地说。

  李茂森笑言,自己的名字不仅与林业有关,而他更是这个城市急速发展绿化建设的见证者。

  新一轮绿化

  7日,立冬,天气已略显寒意,但当地官方与民众仍在为生态绿化进行着不懈努力,这个城市依然绿意浓浓。

  连日,记者在包头市采访发现,该市境内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210国道沿路周边机器隆隆,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在挖着一个又一个树坑,栽下一棵又一棵树苗。

  内蒙古包头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赵承宪驱车带记者参观这一景象时说,现在还看不出来太多的绿色,但等到明年的6月份左右,这三条公路沿线定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壮观。

  “京藏高速公路两侧各100米建绿化带;110国道城区段两侧各30米,城市外围段两侧各50米建绿化带;210国道包兰(包头--兰州)铁路以北段两侧各30米,包兰铁路以南段的西侧100米、东侧50米,南绕城以南两侧各50米。”赵承宪详细介绍了这三条公路的绿化范围称,这是包头市今夏以来的新一轮绿化工程。

  赵承宪对记者介绍称,上述三条道路周边过往中存在脏乱差,与中国西部地区首个森林城市的形象不符,包头市委、政府下决心改造这三条道路进行绿化。

  改造这三条公路沿线的决定始于一个月前。决定甫一落地,当地政府、林业部门及社会民间力量即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动工”,这个城市的新一轮绿化由此正式开锣。

  对于改造上述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包头市林业局副局长李茂森介绍说,该市这样做是决定举全力打造高标准、园林式绿化,推动沿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多重效益,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独具包头特色的绿色走廊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考量。

  昨日的绿色辉煌

  包头市如此大规模的进行生态绿化,并非始于今日。

  1996年5月3日,包头哈业胡同发生6.4级地震。此次地震是建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也是1976年唐山地震后,6级以上地震首次在百万人口的城市造成灾害,经济损失严重。

  按照李茂森的叙述,1996年包头发生地震后不久,嗣后当该市进行震后重建时,这个城市便于绿色以及日后的国家森林城市结下了“缘分”。

  而在此之前的景象则与绿色无关。李茂森说,1996年前他对这个城市的印象,是土大、风沙大,整个城市很脏。”

  包头市林业局计财科科长刘茂盛对包头市当年的印象则是另外一幅模样:“由于整个城市无遮无挡,所以每到冬天迎面刮来的风,像刀子刻在脸上一样生疼。”

  “对于这个城市1996年是个风水岭。”李茂森介绍说,从1996年到2000年这个城市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而真正有大的变化则是在2000年以后。

  据包头市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该市大力开展城区、近郊和远郊三大森林生态圈和绿色通道建设,并按照中央政策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周边生态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2005年对于这个城市则是“脱胎换骨”的一年。包头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由于该市在绿化等方面大有作为,该市率先进入中国中西部唯一入选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更令当地百姓兴奋不已的是,截止2006年底,该市森林面积已达到40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1%(不包含草原牧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7平方米,形成了“半城楼房半城村,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绿染包头”的独特森林景观。

  彼时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科学顾问彭镇华对这个城市题写了“荒漠草原一明珠,包头城郊万木春”的墨迹,认可于该市的生态绿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正是因为当地政府数十年如一日对生态绿化的不懈打造,2007年5月该市最终被中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并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

  荣誉面前,这个城市对生态绿化的持续追求成为内蒙古地区一张能拿得出手的“靓丽名片”,而其维护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亦日渐显现。

  中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设想”

  包头,作为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重点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由于其钢铁、稀土优势先后被外界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乡”。

  7日,记者从包头市林业局获知,有着如上赞誉的这座城市在生态建设上,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决定在该市深入实施“青山、湿地、大草原”计划,致力打造中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对于“青山”计划,李茂森介绍称,包头市建设大青山(历史上称之为阴山)南坡绿化工程,能充分发挥森林“包头之肺”的生态功能,打造中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他认为大青山是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风水岭,是阻隔风沙和蒙古干燥气流进入华北平原的天然绿色屏障。历史上大青山生态植被较好,其南坡的山前平原曾出现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但由于人为破坏等原因大青山植被逐年衰退,从2007年至今,该市启动大青山南坡绿化工程,在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8.8亿元,完成5万亩建设任务。

  “建设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充分发挥黄河湿地作为“包头之肾”的生态功能。这是包头市生态领域中的“湿地”计划。

  资料显示,黄河流经包头段全长220公里,现有河堤170公里,黄河滩涂湿地2.9万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2.3%,同时也是黄河流经最高纬度的湿地。为此包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包头市生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先后编制了《包头市黄河湿地概念性规划》等,并于2011年申报建设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当年12月12日国家林业局发文批准包头黄河湿地公园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对于“大草原”计划,包头市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包头市处于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过渡带,气候属于四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市草原共有5大类总面积2447万亩,2008年以前由于受干旱、过度放牧、垦荒等影响,山北地区(指大青山以北)草原退化、沙化现象逐年加剧。

  为扭转草原生态恶化趋势,记者7日获悉,包头市委、市政府为此已启动了“大草原”计划出台禁牧政策,全市农区全面实施围封禁牧,牲畜全部舍饲圈养等措施,力图全面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这里的生态正在变奏

  从1996年前的风大、土大、脏乱差,到2007年的全国森林城市称号,包头市的绿色变奏用了11年。

  从2008年至今,该市在生态绿化上再接再厉,不仅使得这座城市景观可圈可点,还在今冬开展了新一轮绿化“运动”,当地加快绿化节奏的梦想已很明晰。

  记者在包头旗、县、区采访发现,生态、绿化在这座城市不再陌生,而其成绩已被外界普遍认可。

  在包头市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的京津风沙源封山育林项目上,记者了解到当地北部牧区种植的藏锦鸡儿、白茨等树种,通过围封禁牧,目前已显现出防风固沙的坚强作用。

  在包头市固阳县,记者发现2000年以来,该县被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后,该县累计完成各类退耕还林工程62.164万亩,亦因此当地多年不见的狐狸、黄鼠狼、老鹰、猫头鹰、山鸡等飞禽重新出现,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加。

  在包头土右旗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从2000年至今,该旗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禁止天然林采伐,实施围封禁牧,关停矿山企业,确保了现有资源的安全,目前已圆满完成87万亩工程建设任务,先后获得了“全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等殊荣。

  在包头市青山区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上,记者目之所及的则是一片片与城区几乎相连的樟子松、云杉、油松、侧柏等树木的蔚为大观。而该项目实施中国西北地区最先进的滴灌节水方式对苗木灌溉,已被作为先进经验在业内被广为学习。

  内蒙古包头市林业局副局长李茂森面对如是生态局面感慨说,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包头市已经实现了由一座钢铁城、工业城迈入文明城、森林城的历史性跨越。

  北国的包头,虽已入冬,但在这里仍能感受到夏秋景致,一簇簇绿意似乎在告诉公众,这个城市的生态正在变奏,而李茂森的自信让这个城市变得更为宜居与美丽。(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