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工业产业升级“苗岭明珠”贵州凯里的蝶变

2013年12月07日 08: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工业产业升级“苗岭明珠”贵州凯里的蝶变
凯里市貌。 张建林 摄

  中新网凯里12月7日电 题:工业产业升级“苗岭明珠”贵州凯里的蝶变

  中新网记者 张伟

  被誉为“苗岭明珠”的凯里位于苗岭山麓,清水江畔,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凯里”苗语中意为新开垦、充满希望的土地,而现如今,特色工业化让这座山城蝶变一如这个名字一样,充满希望。

  凯里曾因浓郁的民族风情,秀美的自然风光为世人称道,也是外界到贵州旅游目的地之一。

  “生态良好”与“发展滞后”的矛盾是凯里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悖论,中共黔东南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黄远良给出了答案:赢得发展先机的关键在于生态引领的工业化成为拉动凯里经济增长的动力,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如今,随处可见塔吊林立、焊花四溅,一辆辆工程建设车穿梭不停,无论是凯里城区、凯里经济开发区甚至到炉碧经济开发区,这情景随处可见。荒山正成为建设热土:城市综合体连片开发,现代城市建筑风格与民族文化特色相得益彰。

  按照“生态化引领、园区化布局、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凯里经济开发区、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以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贵州全世通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苗仁堂集团企业为代表的煤电铝、电子信息、民族制药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已形成规模。已有4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户两个开发区,85户工业企业建成投产,2013年1月至10月已实现500万元以上工业总产值72.03亿元。

  凯里市长张淼介绍当地工业化发展理想:“推动高端工业化发展,规避一些发达地区走的弯路,直奔主题:推动数据中心建设、IT产业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以这些高新产业带动,完成工业产业再升级,实现既有人文风情,又有青山绿水的凯里发展模式。”

  据了解,为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平台,围绕提升城市品位,凯里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独具苗侗特色的国际滨江旅游城市为抓手,凯里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相继关闭、关停了凯里造纸厂、凯里发电厂等“纳税大户”企业,搬迁瑞安水泥厂等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原骨干企业,将市区内大部分工业企业迁入郊外工业集聚区,建成炉山工业园区、碧波工业园区、万潮轻工业产业园,着力打造碧波高新园区及珠三角高新园区;在关、停、并、转的过程中,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抓手,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增后劲”为着力点,踏上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大道。

  提及民众对工业发展的疑虑,凯里市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树忠认为,搞工业是一个双赢,工业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而城镇化的根本也是工业化。“工业化不意味着我们每一个村寨都搞工厂,我们是集中在一个地方建设,把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最大限度的保护青山绿水。”

  生态引领的工业化理念吸引了包括新希望、三一重工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陆续入驻凯里。“政策的支持、丰富的电力资源、稳定的劳动力是我们选择这里的原因。”中德合资的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造丽告诉记者,“工业的发展直接给当地民众带来优质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让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