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逐步还清旧帐 苏州力争“生态拐点”早日到来

2013年12月23日 20: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苏州12月23日电 (周建琳)“苏州经济总量大,苏州生态红线区面积大等等这些特殊市情,都决定了苏州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2013年岁末,苏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陆振东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同时,陆振东也强调经过这几年生态修复,苏州的生态环境总体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生态修复“治水”先行

  “苏州是水城,全市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42.5%。在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156项细化工程中,75%以上都是‘涉水’项目。”陆振东说,“治水”是水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23日,当汽车驶上苏州湾大桥时,太湖就在眼见。“湖面波光粼粼,水质清澈。”来自北京的刘艳艳第一次走近太湖,站在湖边拍照留念,对于太湖的美她用“意想不到”来形容。

  曾受太湖蓝藻事件殃及的苏州,多年来一直将再现太湖碧波美景,作为生态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8年10月,吴江第一时间启动了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这项国家治理太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括退渔还湖、退垦还湖、生态清淤、生态修复和洪道疏浚五项工程,投入达到40亿元。

  2013年,东太湖重获生机,这片120平方公里的优良水域加上两岸60平方公里的陆域也被正式命名为“苏州湾”。如今,这里还因它寄托着一个美丽的“梦”:3年时间,打造出环太湖第一“黄金湖岸”。

  “从太湖治理,到河道清淤,到农村黑臭河道整治,从工业污水处置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陆振东表示,近年来苏州的水质正在变好。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生态补偿补了些什么?

  走进太湖边上的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马舍村,村落整洁有序,庭院内外环境清洁;道路两旁树木成排,河道洁净,河水清澈见底。虽然时值冬天,但这个小村庄依然透着江南村落的秀美。

  作为距这个取水口最近的行政村,这十多年来,为保护太湖水质,“严控发展”的马舍村作出了不小的牺牲。相较于苏州其他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今日马舍村只能算是“中等偏下”水平。

  时光的年轮转到了2010年7月。这个太湖之滨的村落,忽然闻听一个令他们意想不到的好消息:市里下文件,要给村每年补偿。

  据了解,2012年马舍村得到的补偿金达到150万元。陆振东介绍说,2010年苏州开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资金的用途就是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苏州投入生态补偿资金15.59亿元。生态补偿形成体系,覆盖市域,苏州这一做法开了全国先河。

  逐步还旧账、绝不欠新账

  在苏州,黄桥镇非常有名,素有“老板镇”之称,是相城区发展民营经济较早的地区,也是有名的“小电镀”之乡。

  但近年来,黄桥却在做“工业瘦身”,把350家电镀企业取缔压缩至65家,统一迁入电镀工业区域,并建设污水处理厂,与环保部门联网监控企业排污情况。

  陆振东透露,黄桥区域,三年之内电镀企业要全部停产,因为重金属污染严重。

  生态保护就要“尽快还旧账、绝不欠新账”!今年4月底苏州推出的“十大工程”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其中包括东太湖综合整治、大气清洁等十项内容,涉及资源保护、水质提升、大气清洁、湿地建设、山体修复、垃圾无害化等各个方面。

  如此巨大的生态工程背后,是苏州决策层的深深自省: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怎能算是人间天堂?如果没有鱼米之乡,又怎能称之为福地江南?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存在“U”型规律,当人均GDP达到一个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投入会显著增加,环境质量将跨过“拐点”,进入根本改善的阶段。

  这个“生态拐点”,环保部门用数据来体现,对公众而言就是切身感受:山清水秀、蓝天白云……作为环保部门的官员,陆振东自然希望这个“拐点”早点到来。(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