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上海宝山杀人案凶手:曾感叹周克华破坏别人家庭(图)(2)

2014年01月14日 11:14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上海宝山杀人案凶手:曾感叹周克华破坏别人家庭(图)(2)
法庭外哭泣的受害者家属。张驰 摄

  

  所以,不少人背地里骂他,但心底觉得,老范只是嘴坏,心眼不坏。

  他节俭,两年间从不买衣服,总穿着说不上颜色的蓝灰色工装,皮鞋是旧的。他的老邻居回忆说,范家即便大热天也不开风扇,更谈不上空调;他从不外出吃饭,也从未请同事吃饭;他努力赚钱养家,他有退休工资,但62岁了,还帮忙管工厂,前些年,还兼职做过驾校教练,他说儿子炒股亏了10万,总要贴补些;他很讲究“礼数”,若同事请他吃饭,他必定要买些礼物,提着上门;厂里年轻人和家人闹矛盾,他凑上去开导,说“父母总是为你好”。

  工厂停工那天,老范和离岗工人们握手,还专门找了一位患有眼疾的员工长谈,叮嘱对方不要换手机,“在外头找不到工作,就回来找我”。

  即使骂他是“疯狗”的工人,也打心眼里佩服他对工作的认真——

  2年多来,老范吃住都在厂里,几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一趟;他在办公室坐不住,老在车间里转悠,他一个人顶三人,承担了人事、工程、办公室和安全的活;车间无论大小事,无论深夜凌晨,老范都急匆匆赶来;为了给厂里省钱,他撤了所有办公室的饮水机,命令员工自带电热水壶烧水,人人背后骂他抠门。

  车间里的人记得,老范曾为轧平一块铁板折腾了一下午,用尽各种工具,最终用上了铲车,来回地压,不平不行。

  这样的苛刻,是对工作,更像是对自己。

  

  但这个“心眼不坏”的老范,杀了第一个人之后,竟迷了心窍般。

  或者说,过了40多年,老范依旧有着当年站岗士兵的素质,他镇静,而且心思缜密——

  他回宿舍清理了血迹,还换了衣服。

  老范住的地方,算不上宿舍,在工厂门卫室二楼,没有厕所,没有浴室,刷牙洗脸烧水,都用门口一个简易的水龙头;老范是不拘生活小节的人,他弄来一个电磁炉,每日自个洗菜做饭。若不是“逼不得已”,老范不会邀请人去他宿舍。去他宿舍的理由,大致只有两个,一是帮他摆弄电脑,老范不大会用,只是偶尔上网看新闻;二是帮忙搬银子,化工厂的电解银比较值钱,老范不放心,总要员工搬到自己宿舍里。

  他怕死者血流至仓库外被人发现,他仔细处理尸体和血迹。直到尸体被工人们发现,老范一直在工厂里待着,其间锅炉房有个水管被挖断,他还上前帮忙修理。之后事发,他便承认自己杀人,被工人们围在当中时,老范还说“我不跑”;可人们一不留神,他便迅速地翻墙跑了。

  

  他逃得仓促,没来得及去宿舍,那里,还藏着枪。

  他开着二哥的车回家,进门后向妻子磕了三个头,说“对不起你,以后好好照顾儿子”。他给二哥打电话,说了实话:“我杀了人,请照顾我儿子。”

  在家待了不到十分钟,他拖着行李箱离开,箱子里放着猎枪,手枪,雷管和弹药。他在家里藏了好些枪支弹药,猎枪十几年前买的,其他的是他当民兵时私藏的。

  他回忆,当时只是想逃命,计划抢一辆车逃到安徽去。他在家门口小区外叫了辆黑车。

  他成了亡命徒,和他曾经鄙视的杀人犯周克华,成了一路人。

  事后有人说,老范曾经关注过周克华,他让同事打印了图片,分析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也是老范难得一次在办公室高谈阔论:“周克华杀了那么多人,破坏那么多家庭,给社会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那些不幸的人都有家庭,他们的老婆孩子怎么活?”

  可显然,别人老婆孩子的生活,那一夜他并不在意,他在抢车过程中又杀一人。

  当晚9点左右,做蔬菜生意的黑车司机卞某被枪杀在沪南公路上,附近沈庄村的目击者说,只听“啪”的一声,一个人往东跑,跑出几米,就趴倒不动了。

  老范在法庭上道歉,说尤其对不起无辜的司机。他原本只是想拿枪吓唬他,抢他的车,谁知卞某愣了一下就扑了上来:“你个老家伙,想拿假枪吓我!”老范开了枪,杀人夺车。

  杀了第二人,范杰明也呆了,血气上涌:“反正杀了人,不能便宜了他们。”之后,老范开着卞某的车,折返化工厂。

  老范在工厂里,便有“回马枪”的习惯。往往和众人一一打完招呼:“我先回去喽!”过了一刻钟,便不声不响地回办公室和车间“看看”。人们当时分析,他这样是为了查岗,出其不意,揪人小辫子。

  凶残的杀戮之心,已经完全淹没心中的善。

  老范在途经某部队营地门前时,佯装问路,用猎枪枪杀了一名22岁的哨兵,致另一哨兵受伤,并抢走一把没有子弹的枪。

  在杀回工厂的路上,他往哨兵枪里装了28颗子弹,还上满了猎枪。

  

  在杀人之前,老范已经变了。

  在工厂停工后,他不大愿意住工厂了,回家次数开始变多。但老范也不大喜欢回家,家里房子小,妻子嫌他赚钱少,脾气又倔——又不是厂长,这么尽心尽力,图什么?

  案发前一天,老范告诉同事,今天不来厂里了;有人给老范打电话,询问“工伤赔偿”的事,老范很不耐烦:“放一边,以后再说。”

  一堆杂事,却没人帮忙。工厂属于两家人,停厂后旧设备或拆或卖,范老板想要,李老板也想要,有人说卖,有人不让卖,双方都派人看守设备,天天在吵架;工人的工资要清算,有人上门讨遣散费,有人要离岗体检费;还有很多事,老范来不及处理了……

  他瘦了一圈。而且,极其少见地,他也向人抱怨:天天这么多事,吃力死了。

  他开始厌烦了。

  这已经是个废弃的工厂,或许老范觉得,守着它,已经没有意义了。

  

  老范所有的怨气、厌烦,和一了百了的绝望,都扔在了李老板一行人身上。

  他抱着猎枪,伏在化工厂门口的阴暗处,待对方出现,便连开4枪,杀了3人,1人重伤。

  他还觉得没“复仇”,进厂找“张老板”,他说这些年的所有纠纷,都是因他而起的。老范进去了,全副武装,手持猎枪,肩挎哨兵枪,口袋装手枪,还带着大量弹药和雷管。

  幸好,杀戮没有继续。老范很快被工厂内的民警扑倒逮捕。

  记者无从知晓老范被捕时的神情,也不知那时的他,想到了什么。

  或许,他觉得痛快,他自认为暂时守护了范家在工厂的利益,他曾多次说过,自己为工厂尽心尽力,是“给哥哥和侄子有个交代”。如今,算是“交代”了吗?

  或许,他会想起家人,他在工厂很少给妻子打电话,有一次是叮嘱晒被子,另一次,是家中要装机顶盒,他担心妻子不会,要她“等我回来再装”,这是案发前几天的事。老范还有个两三岁的孙子,他曾笑着懊恼:好久不回去,孙子都不大认识他了。

  他会想到什么呢?(记者 孔令君)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