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本科生技校回炉后当技工 成业务骨干月薪近万(图)

2014年02月13日 14:5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本科生技校回炉后当技工成业务骨干月薪近万(图)
    青岛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在上实践操作课,班里学生都是回炉的大学生。(校方供图)
    在技师班回炉后,李顺顺现在在南车上班,月薪八千左右。 本报记者 张亚楠 摄

  拿着985高校的本科文凭,却选择去技校学门技术。为了有个好“钱景”,名校毕业生宁愿放低身段到技校“回炉”,这一现象日益颠覆传统的就业观。

  青岛技师学院曾开设全国首个大学生技师班,首批招来48名大学生“回炉”当技工。毕业后,他们纷纷成为企业骨干,工资拿到近万元,很多人觉得这趟“回炉”值了。

  本科毕业生 瞒着家人学技工

  春节假期已结束,但29岁的关方还在老家惬意地休假。“这个时候公司不是很忙,趁机会多休几天。”关方在青岛南车集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上班,2011年正式入职。

  此前,关方的求职路并不顺遂。2007年,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学体育教育的他先在胶南一所职业学校当体育老师,每月工资一千多元。“当时很多同学毕业后都比我赚得多,心里不是滋味。”

  听说技工很挣钱,关方有些心动,但总觉得自己是个正规大学本科生,拉不下脸去学技术。直到2009年初,青岛技师学院开设了大学生技师班,迫于生活压力的他还是报了名。

  不过,关方并没有告诉家人。“怕父母不理解,另外自己也有些顾虑。”他只跟家人说去进修,父母还以为他去读研了。

  因为本科所学专业与技工学校学的专业毫不相干,关方很用功。“这一年真是学了很多东西,下课和周末都主动找老师补课。”

  学了一年电气自动化后,关方被安排到南车四方公司实习。一年后,他顺利地留下了。如今月薪有六七千元。去年,关方和妻子在城阳买了新房,从此扎根青岛。

  “到技校回炉,四年本科白读了”

  在南车四方工作的李顺顺也在大学生技师班回炉过,他说,如今遇到加班多,一个月能挣八千元左右。

  毕业于湘潭大学的李晓军也是从首届大学生技师班出来的。他说,回炉学习让他受益良多。“暂不说现在的工作单位和工资都不错,就算离开这个单位,手里掌握一门技术也好找工作。”

  大学生技师班学制两年,2009年首批共招来48名本专科毕业生。回忆起当时的招生,青岛技师学院招生处处长隋文帅称,远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和火爆。

  那年,学院副院长吴大立带队到省内十多所高校招生,但收效甚微。

  “学校领导不待见,学生家长不认可,在校学生更是对大学生技师班不屑一顾。”吴大立告诉记者,很多学生都直言“如果到技校回炉,就意味着四年本科白读了”,更有一位高校院长认为,技校到大学招生,本身就是对大学教育的不认可和讽刺。

  2009年,技师班原计划招4个专业,最终只招齐了电气自动化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

  “大学生技师班的初衷是招应届毕业生,结果报名的多是往届的,应届生只有三分之一。”吴大立说,很多应届生求职姿态高,放不下架子,宁愿坐办公室拿1000元工资也不愿到一月挣四五千的工厂去。可工作几年后,经历了挫折,工作不理想,才想起来要学门技术。

  回炉后,很多学生成单位业务骨干

  隋文帅告诉记者,首届技师班学生2011年毕业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半数学生进了南车四方集团,另一半进入了青岛港集团工作;物流专业学生则进了利群集团、维客集团、顺丰等企业工作。

  根据学校对技师班学生的跟踪观察,许多毕业生都成了所在岗位的业务骨干,工资待遇在6000元到10000元。

  如今在南车工作的张永峰颇多感触。大学的理工科专业不重视技能训练,“当我找工作时才发现,社会更需要一线专业技能人才。”

  张永峰“回炉”时的同学江文龙是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生,考研失败后回老家青岛找工作才发现,头顶985高校的光环远没有一技之长好使。

  在青岛港任职的孙跃飞已是部门主管,他说,在技师班回炉的两年,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和实践都提升不少。

  2013年春季,第二期大学生技师班招收电气自动化专业41人。这批学生中,有以前学日语、英语、心理学等专业的,也有从事金融理财的。今年,技师班进行第三次招生,目前已有30人报名。不过吴大立说,报名咨询的依旧多为往届生,有的甚至30多岁了还要来报名。(记者 李珍梅 张亚楠)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