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山供电者:为村民换个灯泡翻山越岭俩小时(图)

2014年02月13日 16: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深山供电者:为村民换个灯泡翻山越岭俩小时(图)
    图为拍石头乡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巡线时检查线路是否有故障。山上荆棘密布,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常常需要带上斧头,边走边砍,才能顺利通行。 贾真真 摄

  中新网新乡2月13日电(贾真真)零下天气寒冬入夜,河南省辉县市拍石头乡近4千口人简陋的家中,仅有一小部分人家入睡前短暂地亮起电灯的光亮,不因未通电,而因穷困舍不得用电。这里地处南太行山区,最高海拔1千米,属穷乡僻壤。几千口人微弱的用电量,由半山腰一座“迷你”供电所守护保障。所里13名队员往往翻山越岭两小时,只为义务为老乡换一个灯泡,巡线时则自带馒头咸菜当午餐。老乡们表示感谢的方式是极力挽留队员吃一顿饭,尝一尝山里的柿子。

  “今天有积雪,开不了车,全线都需步行。”2月13日上午,拍石头乡积雪皑皑,寒气逼人,群山环抱中的拍石头乡供电所里,走出来一行身穿帆布棉衣,头戴安全帽,手拿斧头、木拐杖,身背检修设备的工作人员。和往常一样,他们要进行例行的巡线工作。

  他们口中的巡线,就是要沿着4条10千伏线路、612根电线杆,一路检查线路有没有问题。巡线时队员们需扛上沉重的装备(脚扣、检修工具、用来砍荆棘的斧子等),系上保险带,夏天还要带上杀虫剂。一整套下来,队员们走起路来呼哧喘气。“有好多地方车都开不到,把71公里整个线路巡完需4天时间。最难走的一次,5组人同时步行巡线,全程20公里,清早7点开始走,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结束,因为有雪线路不好走。”37岁的拍石头乡供电所所长王海涛告诉记者。

  而除了巡线,他们还要应对鸟害、树障、恶劣天气等状况,做好安装驱鸟器、清除线路障碍、对线路做防覆冰技术处理、加防震锤等工作。山里恶劣天气比较常见,大风、暴雨的天气村民都往家里赶的时候,电工们却要往外面赶,抢修保电。

  记者驻足山腰,放眼四望,民居寥寥,罕有人迹。这里常年降水不足,庄稼大多靠天收。王海涛说,住在深山沟壑之中的乡亲们生活拮据,全乡每户每月电费很多都是5毛钱1块钱,甚至有的还点煤油灯。“我们这个供电所的经济收益是零。一个乡的用电量还不如平原一个村的大。但队员们往往不辞辛苦、义务劳动。比如留守老人家里灯泡或线路坏了,给咱打电话了,本来不属于队员的服务范围,但是又担心老乡,队员们翻山越岭两个小时过去了,换个灯泡也就五分钟,但这对我们基层供电人员来说,是一份社会责任。”

  记者随检修工人一路沿山路向上攀登,走过短短一段被他们笑称为“国道”的水泥环山主干道,队员们折进荆棘遍布的山间小路,一路上,两旁不时有带刺的荆棘枝条与队员们厚实的帆布衣服摩擦发出沙沙的响声,一不留神,脸就会被划伤。实在挡路的,他们只好拿起斧子,披荆斩棘。

  “这还没什么,我们还必须提防蛇、马蜂等动物伤人和山上的滚石。”28岁的刘长盟是所里最年轻的一位,面对记者是否适应这样艰苦工作的发问,他说,每种工作都有辛苦之处,“你们不也辛苦吗?”

  不过,刘长盟说,自己刚来的时候也不适应。缺水、没有商店、没有娱乐。在大山里行走,半天都遇不上几个人。对此,王海涛说,来这里工作大家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我就开导自己跟其他人,在城市里,还要专门去锻炼身体,在这里工作同时也锻炼了,也没有可以消费的地方,钱攒下来年轻人能早点买房。”

  的确,供电所的水龙头已经上冻了一个月,队员们吃水都需要到老乡家的水窖里去提。当地缺水严重,老百姓在家里挖水窖,把雨水雪水都存起来,慢慢用。拍石头乡的村名很多都和水有关,老百姓对水的渴望由此可见一斑。

  王海涛的嘴角有一个显眼的大水泡,面对镜头,他不好意思地遮住脸:“别拍我了。吃方便面上火,影响形象。”在这座深山中,数公里都见不到一间小商铺,半山腰里仅有的一座供销社也告别了它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大门紧闭。“这里好多老百姓成年都不下山,偶尔下山拿些鸡蛋核桃到集市上卖卖,换点柴米油盐。”王海涛说,队员们的生活物资也需要从山下带上来,在这里,方便面是队员们的家常便饭。

  据供电所所长王海涛介绍,占地130平方公里的拍石头乡,目前共有17个行政村,15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不到4千,大多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近年来,自然村落剧减了几十个。有的自然村就剩下一两口人。虽然村民少,又分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沟沟壑壑,村民们与队员们的感情却深厚非常。提起消亡中的自然村庄和孤独的深居老人,队员们有些伤感。

  “山上的杏熟了,你们来吧。”这是从前黑凉水村一位九旬独居老人(无妻无子)生前曾托人给队员们捎的话。队员们担心老人自己居住不方便,免费给他架线供电,农忙季节去帮老人干活,一直持续了9年。“他很久没有给我们打电话,去年有一天我们给他打电话说去看他,结果到家里时老人已经去世了,我们就把老人的后事料理了。”

  而深山里,除了寂寞与伤感,也有动人的历史与传说。数年的驻守,使得队员们对拍石头乡的故事如数家珍,“‘张飞城村’的得名是因为张飞人粗心细、智斗曹操……”记者听王海涛绘声绘色介绍了许久,听出深山供电者们对大山日益深厚的感情。临走时候,供电所里开始做起午餐,严寒天气里,他们的午餐是一顿简单的捞面条。(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