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兵团民族乡的嵌入式互助生活

2014年09月24日 13: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阿拉尔9月24日电 题:新疆兵团民族乡的嵌入式互助生活

  中新社记者 戚亚平 肖欣

  笔挺的西装,铮亮的皮鞋,依明俨然一位老板的形象。他靠种红枣住上宽敞的房子,开上小轿车,并享受到5万元人民币的国家住房补贴。

  依明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托喀依乡六队的农民,目前种着21亩红枣地,2013年红枣收入达18万元。

  依明原来种棉花,一年辛辛苦苦却只有上万元收入。当知道邻近的职工种植红枣,一年有几十万元收入,也种了红枣。2008年,依明将所有的棉花地改种红枣,第二年嫁接后就挂果收入近3万元。

  依明告诉记者,刚开始自己不懂如何种植红枣,就跟着周边的技术员、汉族朋友学,还看书自学,“现已称得上是红枣专家啦”。“红枣地已全部用上滴灌,今年21亩地预计产量可达20吨,收入应该不会差。”

  托喀依乡是新疆兵团唯一的民族乡,下辖8个行政村(队),与一师阿拉尔市5个团场连队相互交织,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嵌入式社会结构,有户籍常住人口近5000人,其中维吾尔族占到98%。

  托喀依乡党委书记王文波称,由于历史遗留原因,2010年之前该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一条柏油路,农牧民住房大多为危旧房,群众喝着含氟量超标的压井水,有的村(队)甚至过着没有电的日子。

  为改变现状,在国家、新疆兵团和一师阿拉尔市的关注下,总投资达2.5亿元的大批民生工程相继落户托喀依乡,涉及住房、道路、饮水、绿化、电网改造、教育、医疗设施等领域27个重点项目。该乡重点建设了1200套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和抗震安居房,现已全部入住,2014年将彻底消灭危房和土坯房。

  托喀依乡农民买买提·沙迪克2013年就搬进了水、电、天然气齐全的83平方米保障房,国家补助5万元,自己只需出8.5万元,屋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在连队的技术帮扶下,买买提·沙迪克的80亩棉花地产量从最初的每亩100多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00多公斤,去年纯收入达到8万多元。买汽车及两台农用拖拉机,还会给别人家犁地、播种挣钱。

  “开始自己不懂棉花种植技术,就到邻近十二团去学习技术,人家也愿意教,很快就掌握了种植技术。现在有钱交养老金,看病也方便。”买买提·沙迪克如是说。

  现年66岁的农民吐拉·买合苏木见证了托喀依乡的时代变迁。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打架、偷东西的现象比较普遍,现在有的种地,有的出去打工挣钱,人们的生活好了。自己也从地窝子(老旧的房屋)搬进保障房,种棉花、养牛羊,日子平静而安详。(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