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学者专家为西藏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献策

2014年09月27日 16: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拉萨9月27日电 题:学者专家为西藏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献策

  中新社记者 白少波

  9月27日,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简称“藏博会”)适逢“世界旅游日”,各方专家学者纷纷为西藏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言献策。

  数据显示,上世纪末以来,西藏旅游发展迅速,年游客接待量从1993年的18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1291万人次。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近年来,西藏旅游业各项指标增速亦高于全中国,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应邀出席“藏博会”中国西藏旅游文化论坛。他说,在思考西藏这样大空间尺度的旅游发展战略时,不仅要有传统的旅游资源观和产业发展观,还有必要引入本地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与环境共享的视角。

  “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同时应当具备也必须是整体意义上的生活环境,可以让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共享的高品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戴斌如是说。

  戴斌说,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更加开放、包容的特色文化建设,藏历新年、雪顿节等传统节庆已经由当地居民自娱自乐转变为游客广泛参与、产业规模巨大的盛会。旅游业发展还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了西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西藏已经完全具备了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撑”。但戴斌同时指出,西藏旅游目的地建设目前还处于非均衡发展的初级阶段。

  戴斌说,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往往始于地区跨越发展的诉求,经历了一个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不断完善旅游接待体系和专业化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享的生活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演化进程。

  基于此,戴斌建议,西藏实行更加开放的市场政策,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目的地生活环境,建立专业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幸福旅游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目标”。西藏大学教授图登克珠长期研究西藏旅游业发展,他同样提出,西藏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既需要关注游客的幸福感,同时也不能忽略作为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感。

  图登克珠说,西藏旅游业基本实现了从最初的接待服务型到一般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发展转变,此转变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西藏千年历史文化积淀是其发展的血脉”。

  图登克珠表示,西藏旅游应围绕文化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既是旅游者的,又是西藏居民的幸福旅游。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先后十余次赴藏就当地旅游业发展调研,协助地方政府编制发展规划,他从全球化背景下边缘区域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雄伟的布达拉宫、浓厚的宗教氛围、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景观都具有世界级的吸引力。”保继刚说,西藏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边缘区域。但他同时指出,游客流和巨大的资金流、信息流,游客示范作用等,对边缘区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冲击,潜藏的“特色文化式微”也需要警惕。

  保继刚建议,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应通过法律、制度等规范,对边缘区域文化进行保护,促进其旅游可持续发展。(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