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老人记录生活五十载 摘抄本见证时代变迁

2014年10月02日 14: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河南老人记录生活五十载摘抄本见证时代变迁
庞善楷用于摘抄的各种笔,笔杆上贴着用途 韩章云 摄
庞善楷在整理自己的摘抄本,这是他每天的工作 韩章云 摄

  中新网焦作10月2日电(关涛 韩章云)河南焦作68岁老人庞善楷一直有着用纸和笔记录生活的习惯,大到国家政策的实施,小到社区里的修了路灯,家里换了水管,这些点点滴滴,他都会记在本子上。这样的记录,已经持续48年,摘抄本摞起来有两米多高。泛黄的纸页,淡退的字迹,都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10月2日,记者在焦作市政府小区见到庞善楷,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部分摘抄本。 记者看到,这些摘抄本有简易的学生作业本,有二次利用的A4白纸装订的本子,也有精美的硬皮笔记本,每个本子上都有日期和编号。“以前条件不要好,都是随便找个本子记,后来了家里条件允许了,用的本子也就好了。从这些本子上咱都能看出来生活越来越好了。”庞善楷说。

  从1964年起,庞善楷就在焦作市政府工作。“那个时候我是通讯员,因为工作需要,每天都要做会议、学习记录,还要时刻了解国家大事,做报纸摘抄。慢慢的就养成了记东西的习惯,报纸上的新闻我抄下来,生活上的事都记下来,写的也不多,简单几句话,事忘不了就行。”庞善楷说工作性质使自己养成了心细、善分类总结的习惯,这对他的记录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庞善楷保存的摘抄本最早的时间编号是1966年3月。这些历经五十多年的本子纸张已经泛黄变脆,钢笔字迹也退去了最初的清晰,有不少甚至被蛀虫咬烂了边脚,但是翻开每个本子,细看每段文字,时代感扑面而来。

  五十多年来到底记了多少个本子,庞善楷自己也说不上来,但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生活的城市四十年来发生的每一件大事,自己居住的社区每年的新变化。

  “哪一年政府修了哪条路,每届市委书记、市长的名字、任期我都清楚,就算记不清了翻翻本子都能想起来,这就是记东西的好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时间长了过去的事也不会忘。”庞善楷告诉记者,自己的记录已经成了社区的“历史档案”了,社区管理者找有关社区的资料都回来找他,这让他很自豪。

  在庞善楷的摘抄本上,分门别类地记着时政、社区事迹、电话号码、生活常识等内容,甚至有他给家人专门整理的档案。

  “我为家里每个成员都建了一个档案,把他们平时的事都记下来,包括看病、升学、工作、结婚等等。尤其是孩子们,算是从我的角度记录他们的成长吧。”庞善楷翻开其中一个本子,记者看到他记录的在外地上高中的孙子每个月回家的情况。“孩子们开始也不知道我记这些东西,后来知道了,他们看了都很感动。其实这些东西等我老了留给他们,也是个纪念吧。”庞善楷说。

  在庞善楷的妻子邢淑琴看来,老伴对记录快着魔了。“他连家里哪天换了水管,修了电视、充了手机都记,花盆上都贴着咋养花,写字的笔还按档次编号,不同的笔写不同的内容。”邢淑琴告诉记者,尽管老伴每天忙着写字,但她还是很愿意帮他整理资料,帮他减轻点劳动量。

  现在,庞善楷每天都看报纸,看新闻,做常规的摘抄、记录,然后花五六个小时整理过去记的东西。把零散的资料整理成册,既有利于资料的保存,又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

  和妻子小心翼翼地整理这些摘抄本,庞善楷仿佛在重新经历了过去的时光。它们见证了五十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记录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点滴,而时间也在不知不觉间染白了他们的头发。(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