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兵团改善沙漠边缘生态环境 创造人进沙退奇迹

2014年10月05日 2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新疆兵团改善沙漠边缘生态环境创造人进沙退奇迹
    新疆兵团第八师150团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建起防风阻沙基干林。 戚亚平 摄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新疆兵团第一师三团成立护林队,保护天然公益林不被人为破坏。 戚亚平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6日电 (记者 戚亚平)日复一日,马小华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种下的树木浇水养护,不让其因干旱而死。

  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50团近50名护林员中的一员,马小华管护着380亩防风阻沙基干林和一万多亩的天然公益林,而且一干就是19年。

  1995年,从部队复员回家的马小华子承父业当上护林员。“每天要走二三十公里路,自己管护的林子浇一趟水下来将近半个月回不了家,渴了就喝井水。”

  马小华告诉记者,刚参加工作时,一到开春,狂风、沙尘暴肆虐,一年好多次。现在环境好多了,工作虽然辛苦、乏味,但自己也没想过要换个工作或是离开。

  150团地处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东西北三面环沙,素有“沙海半岛”之称。建团50多年来,该团牢固树立生态立团理念,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颗人造卫星很惊奇地发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有一块绿洲,联合国粮农组织派出13个国家的专家前来考察。经实地考察,发现这是新疆兵团150团第一代军垦人营造的长47公里的防护林,被专家们誉为“人与沙退和谐相处的奇迹”,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150团政委王建彬称,该团已在沙漠腹地中构筑起了以林为主,林灌结合的四级生态防护“绿色屏障”,目前全团防护林总面积达到34.5万亩,几十年间向沙漠挺进了60多公里,上演“人进沙退”奇迹。

  肩负着国家屯垦戍边历史职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1954年,现下辖14个师,176个团,多数团场建在沙漠边缘和边境沿线,是抵御风沙袭击、保护新疆绿洲的第一道屏障。

  为此,多年来,新疆兵团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防风固沙、排盐治碱、节水灌溉,对800千公顷的荒漠植被采取封沙育林育草等措施,逐步建起环绕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的绿色生态带,形成乔木、灌木、草场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绿洲生态经济网。

  记者获悉,成立60年来,新疆兵团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生态卫士作用,同当地各族人民一道,把亘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态绿洲。通过大力推广喷、滴、微灌等节水技术,年农业节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增加了向下游河道的下泄水量,一些已经萎缩甚至干涸的湖泊重现生机,改善了沙漠边缘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风起沙石扬,埋地又压房,好年不过百,灾年全丢光”,这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新疆兵团第一师三团过去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如今,三团几代军垦人沿该团三条风沙带建成长达187公里的绿洲周边防风阻沙基干林带,有效地遏制了流沙危害,阻止了沙丘前移。初步建成了内有农田防护林,中有防风固沙林带,外有天然植被封育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三团农业生产连年丰收,近3年职均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

  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新疆兵团已建成近3000千公顷的人工新绿洲,森林覆盖率达20%;绝大多数团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80%以上农田得到林网的有效保护。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