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走访湄潭西迁浙大旧址 山沟里走出众多顶尖科学家

2014年10月15日 17: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走访湄潭西迁浙大旧址山沟里走出众多顶尖科学家
湄潭文庙,浙大西迁校址之一。 杨茜 摄
    在浙大湄潭校址北屋,当初竺可桢办公生活的地方、桌上是桐油灯。 杨茜 摄

  中新网湄潭10月15日电 (记者 杨茜 实习生 任莉)15日,“踏着红军足迹·感受遵义变迁”记者采访团走进湄潭,探访因战西迁的浙江大学校址湄潭文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率师生西迁,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1940年初,浙大西迁至黔,校区安排在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历时7年,湄潭文庙就是浙大校址之一。

  浙大在遵义、湄潭办学7年,中国两院院士有52位曾在湄潭生活学习过。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24位院士中,叶笃正、谷超泉和程开甲曾在湄潭读书学习。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文章中多次回忆在湄潭的生活与学习状况。

  在文庙北屋前,张正谊指着北屋对记者详细介绍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历经艰辛来到湄潭的故事。当年竺可桢就在文庙北屋办公休息。

  张正谊今年67岁,自2007年从湄潭县宣传部退休后,出于自己对湄潭历史的热爱,加入了湄潭历史研究会。浙大西迁至湄潭的办学历史,成为了湄潭历史重要部分,张正谊将它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内容,查阅浙大西迁相关历史书籍刊物达三四千本。研究8年下来,张正谊对浙大西迁在湄潭的事迹如数家珍。他说,浙大未西迁到湄潭前,竺可桢校长几次亲临湄潭,经过考察,才放弃原本迁往云南的打算,选择山清水秀,有良好人文环境的湄潭。

  1941年秋,浙大联合原来湄潭的中学创办了浙大附属中学,教授高中课程,这是当时在遵义乃至贵州都少见的高中学校。湄潭周围县的学生争相来湄潭求学,学生增多,老师不够,一些浙大教授就亲自到附中授课。

  浙大离开湄潭一年后,张正谊出生。“在湄潭中学读书时,任课老师是浙大附中的学生,座椅也还是浙大办学用的。浙大教授吃苦耐劳、刻苦专研的学习精神在湄潭中学得到很好的继承,学生们学习都很刻苦。”张正谊说。

  “没有得到浙大教授上课有些遗憾,但能研究浙大西迁至湄潭的历史,还是很高兴。”张正谊说。(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