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滇越铁路见闻:错过铁路的五山乡

2015年03月26日 10: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红河3月26日电(马骞 保旭)一场春雨,将原本气温已升至30度以上的五山乡变得凉爽,这场及时雨也给五山人心里的焦灼和不安降了温。

  五山乡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南部,记者一行沿滇越铁路沿线采访,过了繁华的玉溪盘溪镇,这个并不大且显得落后的少数民族乡镇出现在眼前。在这个彝族人口占95%的地方,受制于地势起伏不平,地广人稀,干旱缺水等自然气候、地理区位等客观条件,这里仍是较为典型的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农业乡。

  百余年前滇越铁路由此经过,就没有给当地带来可观的改变?

  五山乡党委书记龙江颂告诉记者,滇越铁路在该乡境内仅有11公里,且都在峡谷地带,而我们彝族都居住在山上,再加上当时我们的彝族人比较内敛,商品意识也不高,这让我们错过了铁路的繁华。“只有热水塘一带的3公里多离村寨近一些,即便如此,滇越铁路客运停了后,也都不热闹了。”

  龙江颂说,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特别是烤烟一直占据着该乡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群众增收渠道有限。而在该乡居住的彝族阿哲人等支系性格含蓄而内敛,与外界交流不畅,且因为信息和交通的闭塞,并不适应商品经济时代的变化,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收入普遍不高,导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缓慢。而龙江颂仍记得2009年以前,这里的水源紧缺到每人每天只可领取5公斤水,而洗澡也要限制时间,虽然现在小水窖的建设让缺水得以缓解,

  错过滇越铁路带来的好时机,还能找到什么路子让五山发展起来、让乡亲们富起来,成为龙江颂和他的同事们眼下最迫切的事。近年来,五山调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已经切实提高了群众收入。

  龙江颂介绍,五山乡在加快菜、果、药等特色农业发展中,适应自然时节,做好冬季农业开发,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有效流转土地中,引进大户种植三七、重楼等中草药材,借外力助推群众增收;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经济林果种植示范点,引导群众发展柑橘、蓝莓、葡萄、杏等特色经济林果种植,实现种植规模效益。2014年,全乡种植菜豌豆1.24万亩,发展三七、重楼等药材种植8000余亩,柑橘、蓝莓、葡萄、杏等特色经济林果5200余亩,特色农业的逐步推广进一步加快了群众增收致富步伐。

  五山还鼓励村民发展畜牧养殖,并积极发展对外合作,通过引进投资3000余万元的蛋禽养殖厂正在建设。“希望这样的引资项目带动本土养殖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壮大畜牧产业经济实力。”龙江颂说,2014年,全乡畜牧业总产值达8351.5万元,同比增长了近两成,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弥勒市石洞山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正在旋转,这样的新型工业也在五山落地发展,并被列为红河州实施的重大项目。截至2014年底,该项目共完成投资9.6亿元,33台机组全部吊装完成,26台机组并网发电。同时,石洞山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协议也已签订,将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资源,弥补五山乡工业发展空缺。

  “按照规划,未来会有一条高速公路经过五山,我们非常希望能搭上高速公路这条快车,让大家的日子能更好过。”龙江颂说。能借着交通发展起来,找到一条适合五山等西部地区民族贫困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迈向小康,是五山人最为急切的希望。(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