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社会化建设中的“四川实践”

2015年05月12日 13: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成都5月12日电 (刘彦君)“近年来,四川在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累积了不少丰富的经验。”12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7周年之际,四川省减灾中心副主任鲜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公众防灾减灾社会化建设、防灾减灾的科技手段提升都成为可全国推广的“四川实践”。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鲜圣指出,以成都都江堰市为例,当地政府采取购买社工组织服务的方式,进行了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将社工组织积极引导进入当地的社会管理,是当地乃至全国一大创新。

  “当前社区已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从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轻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鲜圣称,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过程中,以点带面,抓住社区学校多、青少年多这一特点,与学校共驻共建开展活动,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辖区居民共同参与防灾减灾。

  同时,四川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融入公众减灾教育社会化建设之中也更加“接地气”。

  “搞好防灾减灾教育,首先从基地建设抓起。”鲜圣称,四川省在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后,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灾害过程,由于群众缺乏防灾、减灾、避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在慌乱无序中失去了逃生的最佳时机。防灾、减灾和避灾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匮乏,成为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惨重的重大原因之一。

  对此,四川抓住灾害重建的契机,构建全省防灾减灾体系,把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设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建起了全国一流的省级减灾中心和国内首个省级自然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并免费对外开放。“让更多市民自觉主动了解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综合减灾意识与技能。”

  近年来,四川各地也相继利用地震废墟、遗址建起了不同规模的宣传教育基地120余处。“汶川地震纪念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纪念地”、“抗震救灾事迹陈列馆”等等,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展现出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和抗震救灾成果,这些教育基地普遍受到群众关注。

  此外,增强科技能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科技手段,不断树立科学减灾的意识也比不可少。

  鲜圣坦言,“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给四川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5.12”前,四川省减灾救灾科技手段落后,救灾减灾工作显得艰难。

  对此,四川在灾后重建中,在全国率先建设省市县乡四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历时4年,覆盖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的205个应急指挥平台和省市县乡四级灾情信息网络。

  “但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乡镇和村组是最容易、最直接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对此,“4.20”芦山地震后,四川及时启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西南灾备中心建设,通过互联网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利用北斗卫星的定位导航和短报文通讯功能等,最终构建联通国家、纵贯省-地市-县-乡镇-村组5级的灾情信息获取体系。

  “在服务四川的同时,依托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等多种发布渠道,实现为西南地区广域连续覆盖、多元信息融合的灾情信息服务,形成整体结构稳固的全国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鲜圣说,“未来,我们还要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公众减灾教育和资源教育,走向国际化。”(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