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北“潜江文化现象”透视:活动常态化 民有所乐

2015年07月24日 13: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湖北“潜江文化现象”透视:活动常态化民有所乐
潜江图书馆竹根滩分馆内,一名老人在看书 马芙蓉 摄
群众排舞,为参加比赛做准备 马芙蓉 摄

  中新网潜江7月24日电 题:湖北“潜江文化现象”透视:活动常态化 民有所乐

  作者 马芙蓉

  “在潜江街头,拉住一个人问爱好,‘听戏’、‘跳舞’……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与文化有关。”中共潜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春平在谈到“潜江文化现象”内涵时如是表示。

  近年来,潜江发挥曹禺文化、楚文化、龙虾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出“演潜江、唱潜江、写潜江、画潜江、摄潜江”五大精品文化品牌,“唱响潜江、舞动潜江、戏迷潜江、欢乐潜江、魅力潜江”五大群众文化品牌,探索出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新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潜江文化现象”。

  王春平认为:“潜江文化现象”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现在的潜江,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形成常态。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在文化熏染下,日渐焕新。

  记者22日下午在浩口镇影剧院看到,30多名妇女在排练《虾子舞》,准备参加“舞动潜江”比赛。尽管累得满身是汗,但是欢笑声不断。

  53岁的陈功英跳广场舞已有10多年了。她介绍,以前她多用打麻将来消磨空闲时光。现在,舞蹈排练和比赛占据了生活的大半部分。“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陈功英说,1月至6月,唱响潜江;7月舞动潜江;9月下旬,欢乐潜江……一年四季活动不间断,大型比赛参加4、5次。

  潜江市图书馆浩口分馆,与浩口镇影剧院一墙之隔。记者看到,馆内除了各类图书,还有电脑、羽毛球场。10多名孩子或看书,或网上查资料。“图书馆现有书籍15000本,免费开放。一到暑假,很多留守儿童过来,一呆一整天。”浩口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潘世茂说。

  潘世茂称,文化站还以图书馆为载体,开展有奖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还会根据外界信息,筹划群众感兴趣的文娱活动,保证一年四季群众有活动参加。

  在潜江,像浩口分馆这样的图书馆共有四个,分布在基础较好的中心集镇。在竹根滩分馆,记者看到,除了小孩还有不少老人,他们吹着空调看着书,喝着茶下着象棋,悠闲自得。竹根滩文化站站长邵乐钧表示,“现在每遇大型活动,群众响应和参与度很高,文化氛围比以前好多了。”

  “基层文化有市场,老百姓有干劲,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渴望也日益增强。这一切,离不开政府对文化的重视。”潘世茂和邵乐钧均表示。

  2003年起,潜江提出“文化名市”建设战略,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出台支持文化发展的决策,打造“双五”文化品牌。

  怀抱“曹禺故里、龙虾之乡”两块金字招牌,潜江以此为媒,持续举办三届曹禺文化周、六届龙虾节。同时,发挥节会效益,挖掘出“政府引导、协会主办、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潜江办节模式。

  万人健身活动、农民文化节、广场舞大赛、青年歌手大赛……每年100多场特色鲜明的本土文艺活动,每月一场群众自编自演的“潜江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让群众乐享其中。

  据统计,近年来,潜江共完成免费送戏下乡近700场,送电影20000多场,送图书60多万册,年受益群众80万人次。2014年,潜江公共文化支出达到7475万元。(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