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济南名泉系列探访:趵突泉:济南闹市中心的三股清流

2015年08月16日 1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济南名泉系列探访:趵突泉:济南闹市中心的三股清流
    7月31日以来,暴雨连续“袭击”济南,为泉群“解渴”,济南多个泉群水位连续攀升,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水位也逐日上升,8月10日,终于爬升到28米。3股泉水不断喷涌,“水涌若轮”美景呼之欲出。 孙婷婷 摄
    7月31日以来,暴雨连续“袭击”济南,为泉群“解渴”,济南多个泉群水位连续攀升,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水位也逐日上升,8月10日,终于爬升到28米。3股泉水不断喷涌,“水涌若轮”美景呼之欲出。 孙婷婷 摄

  中新网8月16日电 (孙婷婷)“三股水”奋力上涌,形成水轮,趵突泉的持续喷涌,几成为济南这座北方城市的千百年来独特的标志。趁着八月带来的连续几场雨水,中新网记者周末走近这三股被人称为“闹市灵泉”的“天下第一泉”。

  记者在查阅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时发现,半个多世纪之前,曾在济南定居的这位作家,对趵突泉其实没有什么好印象。

  在老舍笔下,趵突泉所在的公园几乎成了集市:趵突泉公园的南门外,竟然有卖大碗面和肉包子的棚子,接连不断的地摊卖着东洋玩具,北岸上是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是唱鼓书的茶棚,梨花大鼓听起来像是产科医院的病室……

  几十年过去了,在老舍当年曾经驻足过的地方,记者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风景。经当地政府重新扩建过的一座5A级景区,清澈的泉水边,不见了那些喧闹的商贩,出现的是一些广场文化活动,票友唱戏,大妈卖茶,画家办展,游人如织。在今天这个普通的周末,三股神奇的涌泉,立于池中的御笔石碑,还在吸引着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到门口情愿从口袋掏出40块钱购票进去看上一眼。

  可持续干旱的天气,今年却给享有“第一泉”美誉的趵突泉带来了持续半年的噩梦:先是地下水位连续89天跌破橙色警戒线,接着又是连续55天失守红色警戒线,趵突泉几近“停喷”,当地报纸甚至发照片说,记者见到平日欢游泉水之中的锦鲤已经露出半个脊背,在泥巴中相濡以沫……

  常年的喷涌,趵突泉似乎也累了。在20世纪90年代末,趵突泉开始出现季节性停喷,2001年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纪录。

  济南人急了!“假如泉水断流,济南还能叫泉城吗?”

  济南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保泉办”,在采取了加大地下水保护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份开始,趵突泉基本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而从2014年12月开始,趵突泉水位又开始了新一轮下跌。而水位的每次下降,济南市民心中的弦就会猛地绷紧一次。

  “都不敢听到‘停喷’这个字眼,感觉就好像是多年的好友,突然之间要失去联系,而且还是在知情的情况下,却无能为力做点什么。”年近70岁的济南市民王世宽,小时候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泉池旁玩耍,趵突泉周围也不再是原来的模样。“那个时候花费2分钱买一张门票,说不上来的感情,现在年龄大了,带着孙子到这里坐一坐,看一看。”

  生活在济南,市民生活细节多少都会与“泉”“水”两个字联系在一起。在泉城,许多街道的名称含有“泉”或者“水”字;记者的许多同学、伙伴中,名字中也常常包含着“泉”、“水”。在名泉云集的济南护城河,住在周围的市民,每天都在傍晚趁着散步,带着水桶,走到泉边,用系着绳子的水桶,从泉眼灌满泉水,然后捆绑在自行车上带回家煮饭、泡茶。记者还会碰到几个跨越大半个城市,赶到泉边接水的济南人。

  以前,记者总觉奇怪,作为经济发达的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都已“荣获”网友评选的中国十大“堵城”前五名,可想不通为什么地铁建设却一直没有动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作为济南城市灵魂的泉水的泉脉,防止因为地铁施工挖断了济南的泉脉。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