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金昌戈壁造花海 实现旅游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图)

2015年12月10日 1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甘肃金昌戈壁造花海实现旅游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图)
金昌花城。 资料图 摄
金昌花城。 资料图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10日电 (刘玉桃 魏建军)甘肃金昌市政府副秘书长、旅游局长姜国文1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金昌市经过一年多的打造,使昔日的戈壁滩变成了紫金飘香的浪漫花海,整座城市成为了不设围墙的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日益凸显。

  在金昌市区北部紫金花城景区核心景区紫金苑,虽然大片花田已在棚膜覆盖下进入越冬状态,但从配套建设的游步道、飘带湖、婚礼广场、蜂巢宾馆、列车餐厅、手印墙广场等景观仍可想象到紫金花海的美丽盛景,加上北部生态景观区牵手林、紫藤长廊、闻香园和龙首湖、花文化博览馆等景点的打造完善,蓬勃发展的香草花卉生态休闲旅游业成为了金昌旅游的新亮点。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金昌市还引导城郊农村和农垦公司培育了虞美人、琉璃苣、万寿菊等几个万亩花卉经济作物和中草药种植基地,通过打造车窗景观带将乡村旅游点与城市景区连成一线,形成了“百里绿廊、十里花海”的美丽景观。在祁连山下的永昌县新城子镇、南坝乡等自然条件较好的插花型扶贫村,引导油菜花、向日葵的规模化种植,形成独特的大地艺术景观,引来了大批的养蜂人和赏花游客,香草花卉经济作物的可观收益使乡村旅游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富民工程”。

  香草花卉生态休闲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戈壁荒滩变成了美丽花海,不仅使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品味大幅提高,而且使城乡人居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人气和居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姜国文介绍,今年以来,来金昌旅游的游客比往年明显增多。今年1-11月,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75.57万人次,同比增长26.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49亿元,同比增长29.35%。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期间,紫金花城景区和骊靬古城的游客接待量均达到了5万人次以上,全市各大宾馆都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自然条件严酷,区域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8倍,是全国110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金昌市缘矿设企、因企设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近年来,金昌借力循环经济、香草花卉产业、光伏产业、现代农业等绿色发展之路,解决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问题,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

  姜国文表示,“中国镍都、神秘骊靬、紫金花城、沙海乐园”是金昌旅游主打的四个品牌,其中最具开发潜力和品牌吸引力的就是紫金花城,因为香草花卉对每个游客都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在西北戈壁打造一个现代、时尚、浪漫的美丽花城,适合大众休闲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为了将金昌打造成为名符其实的“花城”,金昌按照景城一体化的理念打造城市中的“紫金花海”,利用市郊荒地和北部防风林创意开发了紫金苑、牵手林等独具时尚浪漫气息的景区点,在城市重点街区进行立体绿化和花坛摆放,连出租车、公交车都印上了个性鲜明的花城标识,形成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在花中的美丽景观。

  姜国文表示,金昌旅游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要想抓住旅游大发展的机遇,实现弯道超车、后发赶超,就必须从自身实际和游客消费需求出发,另辟蹊径、错位发展,培育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旅游产品,才能在丝绸之路旅游精华段赢得一席之地,给游客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

  目前,金昌“紫金花城”打造取得一定成果,然而花期时间短,观赏季节固定,制约旅游发展,为了拉长花季时间,金昌正在规划建设大型日光温室,同时,聘用专业的人才,研究花卉,根据花的习性,错峰种植,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绿”。姜国文表示,让“花城”每个月都有主题,让游客任何时候来金昌都能看到美丽花海。

  金昌“花城”的打造,促进了香草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带来新的途径。姜国文表示,明年还将规划建设玫瑰谷、百花园、百草园等景点,高标准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和游客集散中心,丰富乡村旅游的线路和产品,完善旅游道路、停车场、购物点、餐饮等基础设施,让金昌成为丝绸之路黄金段旅游的新亮点。(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