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称文学创作遭遇迷途 建言云南重拾民族精神

2016年03月24日 19: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昆明3月24日电 (史广林 陈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商业社会,文学作为代言人的角色逐渐变得模糊,甚至完全消失。”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石高峰24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在浩若烟海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始终需要贯穿着强大的民族精神。

  独特的历史和民族资源,让云南成为文学创作的宝库。这一点在上个世纪,被一些走在文化前沿的人所发现。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解放云南的时代大潮,一大批军旅作家来到西南,25个保留着各自独特文化的民族引起了他们的创作激情,产生了一批在全国引起轰动的作品,如:《阿诗玛》、《五朵金花》、《山间铃响马帮来》,还有冯牧、公刘等人的诗集和文学评论。可以说,云南的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之后,风靡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之后的一段时期,云南也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张长的《空谷幽兰》,晓雪的《生活的牧歌》;如米思及、于坚等红土高原诗派诗人;如彝族的基默热阔、景颇族的岳丁等很有潜力的少数民族作家。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种传播媒体层出不穷,娱乐方式也变化多样,云南文学创作却遭遇了迷途。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文学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娱乐时代。石高峰称,以诗歌为例,有人反传统,反价值,完全不要“民族性与时代性”,嘲笑和抛弃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甚至成立“下半身”诗歌团体,清除“上半身因素”中的“知识、思考、经典……”等等。于是,报刊上出现了大量乌七八糟的“诗”,这是造成人们疏远诗歌的主要原因。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清华也是这样认为。他以哈尼族文学艺术为例,直言哈尼族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面临危机。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在地域开放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认真从事哈尼族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了,青年一代的劳动价值观也发生巨大变化,文化传承和创作后继无人。

  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对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云南加大文化发展寄以厚望。他在云南省推进文艺繁荣发展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云南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艺创作优势,不断推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让文艺之美尽显云南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历史之美和现代之美。

  曾经辉煌是不够的,必须从中找出经验,并结合时代,才能走出一条云南文艺创作的新路子。在回顾云南文学两个辉煌的过去时,石高峰发现,民族性与当代性的结合,是取得优秀成果的关键。他告诉记者,“民族性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始终贯穿的优良民族气节和道德情操,当代性是作家艺术家通过自己富有个性的艺术创作,传达出时代和人民的心声。”

  石高峰称,“也就是说,云南文艺创作离不开这个时代的特征,更离不开民族精神。”

  放眼当代云南文艺发展,既有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将民族文化与商业运作良好结合,也出现了叶永青、张晓刚等市场良好同时极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还有自2013年申遗成功后被逐渐打造成国际品牌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这些艺术作品在大时代背景下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传达出人民的心声,同时满足了人民对物质的需求,是民族性与当代性统一的优秀艺术成果。

  云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李涛表示,下一步云南省社科院将做好相关项目的选题策划,从抓原创入手,立足田野,提高民族文化研究水平;展示卓有影响的高端人才,宣介具有实力或潜质的中青年人才,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民族文化研究人才。(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