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内蒙古博物院互动式体验让“文化景观”触手可及

2016年05月18日 16: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内蒙古博物院互动式体验让“文化景观”触手可及
图为参观内蒙古博物院的学生体验做马鞍。 乌娅娜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18日电 (乌娅娜)18日,以“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为主题的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内蒙古博物院举行。

  记者了解到,“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一主题的设置旨在促使博物馆为其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扮演积极角色。

  “博物馆是文化景观,除此之外,文物古建、人和自然与时间相对应的场景都是文化景观的范畴。恰逢国际博物馆日,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希望增强民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教育主管刘弘轩如是说。

  记者获悉,体验式参与博物馆活动近年来逐渐在全国各大博物馆展开,其相较说教式的参观更增加了民众的愉悦度。

  在内蒙古博物院的互动空间里记者看到,几十位中小学生正在动手制作元宝式马鞍。

  刘弘轩介绍道:“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鞍是人们骑马用的重要马具,而马鞍又分为大尾式、小马式、元宝式等等。我们希望年轻人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了解马鞍的结构,把我们的感情和价值观投入其中。”

  当天,全国首个流动数字博物馆也亮相内蒙古博物院,展车内置放了1000多件内蒙古珍贵数字文物,观众不仅可以全方位触摸数字文物,还能在手中“把玩”3D文物。

  负责进行数字化展示的技术总监马腾介绍:“数字化处理后的文物免于运输、摆放、保存等繁琐工序,还可以永久保持文物出土时的状态,而不会随着时间引起色变和质变。”

  在其它互动区域,手绘明信片获得民众的参与和关注。正在手绘明信片的张先生告诉记者:“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很少手写信件,明信片更是少之又少。今天这个节日制作一张明信片,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除此之外,令观众对“三少民族”的鹿棋游戏和围猎方式产生兴趣的围鹿棋对弈、“印象契丹”主题讲解活动、了解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活动也在当天以互动参与的方式举行。(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