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永联村农民创业园“火”起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张家港永联村农民创业园“火”起来
2010年06月11日 15: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苏州网6月11日电 题:张家港永联村农民创业园“火”起来

  作者:黄炜

  走进张家港永联村农民创业园,记者看见园区内道路宽阔、厂房林立、人来车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说:“这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阵地,农民转移就业的新空间。”

  0.3%,一个成功的惊喜

  永联村被誉为“华夏第一钢村”。2006年,永联村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的试点机会,投资10多亿元,把散居在田间地头的2500多幢村民住宅全部拆除,建设了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在农村实现了“居住方式城镇化”。此时,一些在家里办小厂的个体私营业主提出了疑问:拆迁了,我们的厂搬到哪里去?

  永联村村委会主任刘雪祥介绍,村委想在了前头,为此专辟50亩地建设农民创业园。2007年,投资1300万元、面积15000平方米的8幢厂房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厂房宽敞明亮,水电气等配套设施齐全,每年房租均价仅35元/平方米,拆迁的个体私营业主欣然入驻。

  从布局分散的一个个小作坊,变成集中在一起的个体私营企业群,为经营者带来了做大的空间。33组村民陆玉祥的荣祥机械厂,原来是个家庭作坊式小厂,他和妻子汤联荣两人长期“既当老板又当职工”。搬进农民创业园后,夫妇俩的厂房从150平方米扩增到500平方米,添置了生产设备,新雇了5名员工,一年的产值增长到160多万元。

  农民创业园渐渐地“火”了起来。2007年,总产值4000万元;2008年,总产值5300万元;2009年,总产值达8000万元,对比2009年永联村26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0.3%。

  刘雪祥说:“农民创业园的设立,催化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0.3%的背后,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浮现,令人欣喜。”

  236,一个幸福的群体

  目前,农民创业园内已有20家个体私营企业,涉及机械制造、五金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行业。园内各家企业共有职工236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永联村民。

  “大家在一个村里生活,相互之间很熟悉,管理起来可以省去许多麻烦。”豪杰塑料厂厂长施建忠说。

  26组村民于静华,原先在家里缝制羊毛衫,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下降,只能选择放弃,成了无业人员。2007年,农民创业园内一家做投影荧幕的企业招工,她报名进了厂。“一天8个小时,工作比较轻松,做得多拿得多,一个月收入大概有1300元。”于静华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52组村民张美芬,原先在离家较远的南丰镇一家工厂上班,一个月收入仅有700元。2008年起,她开始在家门口的农民创业园内上班。“走几步路就到了,多方便!”张美芬笑着说。

  “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建厂房,加强政策扶持引导,让更多的村民走上创业道路,一人带动一群岗位,提高整体收入水平。”吴栋材这样描绘农民创业园的发展路径。(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地方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