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央援港医院建设“90后”安全员:为“中国速度”拧紧安全阀

中央援港医院建设“90后”安全员:为“中国速度”拧紧安全阀

2022年04月07日 1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央援港医院建设“90后”安全员:为“中国速度”拧紧安全阀
    杨杰(右)在河套项目工地上开展工作 受访者 供图

  (情满大湾区)中央援港医院建设“90后”安全员:为“中国速度”拧紧安全阀

  中新网广州4月7日电 题:中央援港医院建设“90后”安全员:为“中国速度”拧紧安全阀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自今年3月初进入中央援建香港应急医院和方舱医院(河套项目)工地以来,安全员杨杰每天的工作都是从集中对工友“唠叨”开始的:“安全帽都戴好了,关键时刻能保命”“上高空,就把安全带挂上”“口罩不要随便脱下来”......

  千叮万嘱之后,杨杰就跟着工友们来到施工现场“盯着”,不时巡查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排查安全隐患,从上班跟到下班。“一旦发现工友违章作业,马上制止,该严厉批评时就严厉批评。”杨杰说。

  杨杰是山西运城人,退伍军人出身,在部队里当过班长。退伍后,他成为了中国建筑“铁军”中的一员。此次作为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河套项目的安全员,他负责项目三级教育、人员登记、机械巡查等工作。

杨杰 受访者 供图
杨杰 受访者 供图

  近一个多月以来,来自五湖四海的2万多名建设者,逆行驰援,在深港交界的这片荒滩上筑起“生命之洲”。其中,自3月6日开始大规模施工的应急医院项目一期,即将完工交付使用,展示了“中国技术”“中国速度”。

  “刚来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荒岛。我们自己去领帐篷,然后动手搭帐篷。”跨过深圳河,踏入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时,杨杰却感到有些“亲切”:“这让我想起当年当兵时参加演习的情景。”

  不过,项目工地环境的恶劣,却超出了他的预想。在一个下雨的晚上,“帐篷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最后帐篷都被水淹了。”和中新社记者讲起当时的窘境,杨杰先是叹了口气,跟着忍不住笑了。

  杨杰称,工友们干活都很卖力,加班加点工作,十分劳累。但有些工人在衣物、药品方面准备不充足,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深圳、香港三四月份天气已经比较热,但一下雨就会快速降温,到了晚上还会特别冷。”

  与项目上大多数人参与应急医院和方舱医院项目施工不同,在安全员的岗位上,杨杰的职责却是守护建设者们周全。他干的看似都是琐碎的小事,但用“人命关天”来形容,却也合适。

  中建二局安装公司负责河套项目屋面安装工作,这涉及高空作业。“有一次,有个工友身上不挂安全带,还在施工屋面上抽烟。这是很危险的动作。”杨杰发现后,不但当面批评教育了他,事后还给他的父母和妻子都打了电话进行警示。

  “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希望他提高防范意识,不要再犯错误。他要出事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一家老小可怎么办?”在杨杰看来,河套项目工期特别紧张,建设进度飞快,就更应该拧紧“安全阀“。

  今年3月,深圳、香港两地疫情均相当严峻。河套项目工地人员众多,督促工友们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也是杨杰的工作内容之一。“每天我会给大家测额温,检查核酸检测结果。”杨杰表示,他会提醒工友要佩戴好口罩,但周边如果没人,可以适当脱下来透透气。

  作为“90后”的杨杰说,很多工友都是他的兄长甚至是叔叔、伯伯辈份的,私底下大家相处都很融洽,“相聚到一起就是缘,何况还都是为了支援香港同胞抗疫而来,我们每个人也都要平安回去。”(完)

【编辑:张燕玲】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