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震寰:大湾区未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分享到:

霍震寰:大湾区未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22年09月21日 08:43 来源:广州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广州日报独家专访霍震寰:大湾区未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发布以来,各方都共同关注着南沙的大机遇、大未来。

  这其中,就包括身在香港的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对于他来说,南沙,是一个说不尽的地方。那里,存放着霍英东家族绵绵不尽的家国情怀。

  自20世纪80年代末,霍英东集团率先开启了港澳与广州南沙合作序幕,并一直积极参与南沙建设。如今,广州南沙开发建设日新月异,累计落户港澳企业2700多家、投资总额达1170亿美元。近日,霍震寰先生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分享了霍氏家族的“南沙情缘”。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采访中,霍震寰多次用这个词来描述大湾区的未来。在他看来,金融、医疗、人才等都是粤港澳三地合作的重要领域,港澳企业要抓住南沙机遇,立足湾区,走向世界。

  访谈摘要

  ● 未来,香港和澳门如何与南沙紧密合作,共同走向世界,是政策落地的重要方向。

  ● 我相信,未来整个大湾区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你在香港、广州,或是在横琴、南沙、前海,未来一定是一体化的,每个地方发挥各自所长,未来大湾区的发展一定充满希望!

  ● 香港对世界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能实现国际人才到香港落户,畅通渠道“两边走”服务大湾区,将会更加方便。在这之中,我相信港科大(广州)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 多年来广州跟香港关系都很密切,文化也是同根同源,让我们觉得非常亲切接近。南沙又是广州离香港最近的地方。我认为,穗港合作对两地都很重要,从这个层面看,开发南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拉近两地的距离。

  ● 霍英东先生非常关注科技方面的合作,当时就邀请香港科技大学到广州发展,那时候港科大的校长也认为,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他很支持在南沙建设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从而促进两地科技交流。很高兴有这样的种子播种下来,如今长出了港科大(广州)这棵大树。

  ● 回顾这25年,香港虽然也经历风风雨雨,但一直有国家强有力的支持,让香港克服困难,发展得更好,“一国两制”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谈南沙优势

  与港澳紧密合作走向世界

  是政策落地的重要方向

  ●广州日报:国务院印发《南沙方案》,香港商界对《南沙方案》的反响如何?

  霍震寰:《南沙方案》的出台,是继去年出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后,中央对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大家也是期待已久,觉得非常难得!而且,刚刚公布不久,习近平主席就来到香港视察。所以,《南沙方案》的出台也让大家更为关心。我们都期待《南沙方案》很多细节得到进一步落细落实。在香港,我们看到很多媒体对《南沙方案》的报道,香港各方的反应也都非常积极。

  ●广州日报:《南沙方案》提出,南沙要实现“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您认为南沙在与港澳全面合作上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霍震寰:《南沙方案》强调粤港澳全面合作,政策涉及税务、医疗、教育等各方面。当中很多条文都更便利香港人到南沙发展,也为粤港澳三地进一步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提供了条件,对推动大湾区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期间,提到香港的一个很重要的独特优势就是连接世界。在《南沙方案》中,“面向世界”是其中的重点。所以未来,香港和澳门如何与南沙紧密合作,共同走向世界,是政策落地的重要方向。

  以粤港合作为例。说到南沙的独特优势,我认为首先是地理环境,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在政策加持下,南沙可以通过强化粤港合作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合作,因为中国香港与东南亚、欧美有很深的联系,所以,未来加强规则对接非常重要。

  其次,南沙有很多好的粤港合作平台。例如,港科大有很深厚的国际联系,现在很多无人机、无人船的研发都跟港科大有关系,尤其随着大家更加重视科研,港科大(广州)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还有一点就是人才竞争。连接世界是香港的长期优势,南沙可以通过与香港紧密合作,吸纳更多国际人才。我相信,未来整个大湾区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你在香港、广州,或是在横琴、南沙、前海,未来一定是一体化的,每个地方发挥各自所长,未来大湾区的发展一定充满希望!

  ●广州日报:对于香港企业来说,如何结合各自优势,从《南沙方案》找到新机遇?

  霍震寰:虽然《南沙方案》的很多条文还有待细化,但从整体看,已经给了香港企业很多机会。

  一是金融方面,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发展相对成熟。这次《南沙方案》强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我想很多公司都乐于参与南沙的发展建设,利用香港资金和国际资金,进入内地。

  二是医疗健康养老方面,老龄化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香港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稀缺。这次《南沙方案》提出了很多相关的便利政策,方便港澳居民就医养老,更加鼓励香港医疗机构在南沙落户,服务本地居民和大湾区居民。例如提出提高港澳居民社会保障措施的跨境可携性。南沙的环境好、生态好,可以提供优质的康养、养老、医疗环境。从交通到医疗,一系列措施都更有利于香港人在南沙工作落户,甚至退休。对于企业来说,在南沙落户,不仅是服务南沙,更是服务整个湾区,这个市场很大,香港企业很感兴趣。

  三是人才方面,人才是未来竞争的重中之重。据我了解,国内已有至少50家央企成立了猎头公司去吸引人才,这说明人才的重要性。等《南沙方案》细节落实后,我相信有更多人会积极参与到南沙建设中。我认为,南沙在这方面可以与香港合作。香港对世界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能实现国际人才到香港落户,畅通渠道“两边走”服务大湾区,将会更加方便。在这之中,我相信港科大(广州)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此外,《南沙方案》提到的几个先行启动区,我们参与较多的南沙湾是比较早开发的,已比较成熟。庆盛枢纽和南沙枢纽也各有特点,如庆盛正在建设港科大(广州)、港人子弟学校等多个粤港合作项目。目前,南沙湾片区环境已建设得比较完善,明确要增强跟港澳的互联互通,所以要增加交通设施,包括我们最早经营的南沙客运港码头,开通高速船,如今这里也建起了邮轮母港,未来将助力穗港澳往来更频繁。所以,我们希望南沙客运港接下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忆往昔岁月

  父亲认为这里一定会有大发展

  开发南沙最重要的是要保护

  ●广州日报:您从学校毕业就跟着父亲霍英东先生走南闯北,听说1973年第一次到访广州,能否谈谈您和广州、南沙的故事?

  霍震寰:还记得1973年第一次到广州,当时因为交通的原因,没有机会到南沙。我记得第一次去南沙是又过了很多年之后。当年从香港到广州也是非常不容易,第一次我是从澳门出发到广州,沿途的路是黄泥路,要经过五个渡口,一早出发,大概快到晚饭时间才到,中途还在顺德吃了顿饭,非常辗转。

  我记得最早接触南沙时,这里还没什么产业,只有石矿厂。当时,为了支持国家发展,霍英东先生投资了一家石矿加工设备厂,供应碎石到香港作为建筑材料。不过,最初我们只在南沙有投资,自己也没去过南沙。

  后来,大概(20世纪)80年代,我们才第一次去南沙。那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开始发展,路桥比较少,所以霍英东先生很关心广东省的交通问题,投资、捐赠路桥,希望通过促进交通互联互通来推动经济发展。尤其是珠江两岸的交通,当时顺德、中山的工业发展得不错,但要(将工业产品)运到香港,要先到广州市区再到香港,路程很长。霍英东先生发现,从广州南沙到东莞虎门,如果做一个汽车轮渡,可能会缩短100多公里的路程。当年,我跟随父亲就是来南沙看看这里是否能做码头,同时也跟东莞沟通是否愿意做汽车轮渡的航线。

  霍英东先生当时发现,南沙是深水港,很适合做港口,同时南沙也是珠三角的中心地带。虽然当时南沙被称作番禺的“西伯利亚”,广州发展的重心也没有放在南沙,很多条件不算成熟,但霍英东先生认为这里将来一定会有大发展。他说,开发南沙最重要的是要好好保护,不要乱发展破坏了(南沙),将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我们很高兴看到,从中央到地方,不仅广东、广州,中央也很重视,这也证明霍英东先生的眼光有独到之处。

  ●广州日报:改革开放初期,很多香港商人对投资内地还持观望态度,霍英东先生却义无反顾投资内地,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您如何看待南沙的变化?

  霍震寰:改革开放之初,父亲认为这是我们国家的希望。不过,其实当时大家也会担心,政策会不会走回头路,具体要怎么做大家都不清楚。所以,当时说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我看来,广州的干部一直尽心尽力谋发展,他们对父亲霍英东先生也很信任,那时一起研究有什么可以做的。

  霍英东先生投资修建的中山温泉宾馆是内地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酒店。那时候,还没有合资合作的概念,只有来料加工。所以一开始大家讨论的时候,说不如建200间房,内外各一半,当时其实也犹豫,一个酒店怎么能两方来管?后来大家说不管那么多先做了再说,这才定下来合作。

  看粤港合作

  播下霍英东研究院这颗种子

  长出港科大(广州)这棵大树

  ●广州日报:目前,《南沙方案》提出科技、青创、开放、规则、生活方面五大任务,您对当前南沙与港澳合作有何期待?

  霍震寰:霍英东先生认为,穗港合作非常重要。以前说省港,广州就是省城,多年来广州跟香港关系都很密切,文化也是同根同源,让我们觉得非常亲切接近。南沙又是广州离香港最近的地方。我认为,穗港合作对两地都很重要,从这个层面看,开发南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拉近两地的距离。

  首先是交通。很早的时候,霍英东先生就萌生了粤港“1小时生活圈”的想法,这个理念到现在也很重要。还记得当时我们用到最快、最大马力的船,从南沙到香港需要1小时15分钟。现在,从香港到南沙庆盛只要35分钟,距离被大大拉近了。

  其次,投资南沙需要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填海护岸、美化环境。所以早期我们在南沙建设了天后宫、南沙大酒店等,为的就是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宜居的地方。

  再次是科技合作。霍英东先生非常关注科技方面的合作,当时就邀请香港科技大学到广州发展,那时候港科大的校长也认为,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他很支持在南沙建设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从而促进两地科技交流。很高兴有这样的种子播种下来,如今长出了港科大(广州)这棵大树。

  ●广州日报:在南沙的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将如何协同港澳,建设出港澳人士熟悉,也有广州特色,同时又具备国际一流的国际化城市空间环境?

  霍震寰:《南沙方案》出台后,无论是从交通、医疗、教育、税务等角度,还是从生活成本考虑,会有更多香港人考虑到南沙。例如个人所得税,如果按照以前的计税方式,霍英东研究院的教授来南沙工作,居住超过一定天数就要算在内地交税,所以会有顾虑。现在按照《南沙方案》,港澳居民在南沙工作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教授自然少了顾虑,可以随时过来,交流交往更加方便,真正实现了大湾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而且,不仅仅是香港人到南沙更方便,南沙人到香港也更加方便。

  论香港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带给香港大机遇

  8000万人的市场就是明证

  ●广州日报:作为过来人,您对想到南沙发展的香港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如果他们想来南沙看看,您认为南沙将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

  霍震寰:我觉得年轻人一定要多走走、开阔眼界,这个很重要,大湾区常住人口超过8000万人,机遇是非常多的。所以大家不要只是想着待在一个地方,而要到处走走,发现更多机会,我们希望今后广州与香港的跨境交流会更多。

  ●广州日报: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您如何看待这些年来香港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成效?对香港将呈现的新局面有何期待?

  霍震寰: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亲自来到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这让我们感受到习近平主席对香港的关怀和爱护。习近平主席表示,“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回顾这25年,香港虽然也经历风风雨雨,但一直有国家强有力的支持,让香港克服困难,发展得更好,“一国两制”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关爱和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香港发展。尤其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给了香港很大的发展机遇,8000万人的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另一方面,未来要深化面向世界的合作,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可以为其他城市连接国际资源。香港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记得有个内地大企业,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企业老板分享自己的经验时说,公司一开始在外发展遇到很多问题,后来找了香港人士帮他,处理问题变得简单容易很多。香港有很多这方面人才,我认为可以结合内地一些大企业的需求,共同走向世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申卉

  海报:刘赞文、王斌、叶碧君

  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叶碧君、马俊贤

【编辑:吉翔】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