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招生大战:发榜数小时教授赶到状元学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清华北大招生大战:发榜数小时教授赶到状元学校

2010年07月27日 11:06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在湖北招收148人、120人,全省文理科前10名的学生均被两校招入麾下。

  早在6月25日高考成绩发榜之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湖北招生组就开始“驻扎”武汉,并逐一联络湖北高分考生,直到志愿填报完成。

  两校湖北招生组是如何争夺高分考生的?记者昨日采访了省市高考状元、部分考生和招生组负责人。

  发榜几小时后,就赶到省文科状元所在的洪湖一中

  湖北省和武汉市的4名文理科状元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其中3人花落北大。

  4名状元分别告诉记者,高考成绩发榜后,都接到过两所学校的短信、电话,并和招生组老师面谈。

  省文科状元严浩接受电话采访时称,6月25日凌晨3时发榜,当日上午9时,清华大学谢教授就赶到洪湖一中,希望他选择清华。

  “那天北大已经跟我约好在武汉面谈,但谢教授还是耐心地介绍清华的专业,中午又跟车一起到武汉。”严浩说,“我很感动,但我早就想报北大了。”

  市文科状元柳洁说,清华大学最早给他打电话,而他到各大媒体接听热线时,北大一位姓高的女老师一直跟着他,介绍北大和清华文科专业的区别。“高老师比我大10岁,她说自己是北大留校老师,还表示不管我报哪所学校,都尊重我的选择。我认为她很真诚”。

  6月26日,市理科状元张晨在本报接听热线时,记者发现清华大学一位男老师也在不停地做工作,希望他报清华。不过,经过综合比较之后,他选择了北大。

  4名状元中,省理科状元毛超最终填报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他说:“两所名校态度都很诚恳,但我觉得清华更适合我。”

  给所有高分考生打电话,招生老师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

  不仅4名状元,我市许多高分考生都受到过类似的“礼遇”。

  武汉二中理科生邹芸今年考了687分,并列全省第六名。她说:“成绩出来当天,清华大学就打来电话。第二天,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打电话联系过我。不过,我没有多考虑,我的理想是清华大学。”

  据了解,北京大学今年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是理科667分、文科607分,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是理科664分、文科605分。根据湖北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理科前116名的考生都是两校争夺对象;文科仅公布593分以上有88名考生,表明两校青睐的文科生至少在88名以内。

  北大湖北招生组组长朱怀球介绍,该校在6月25日之前就在武汉“扎营”,成绩一出来立即给所有高分考生打电话,“我所在的招生组只有7名老师,工作强度非常大,他们每天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

  清华大学湖北招生组副组长胡伟介绍,填报志愿结束前,招生组十几名老师也不停地给高分考生打电话。

  招生组是如何获得这些考生的联系方式的?朱怀球笑着说:“我们有多种渠道。”

  武汉部分高中表示,平时他们与各高校招办都有联系,成绩出来后会主动将考生信息告知适合的高校。不过,还有一些高中并没有向高校提供信息。

  对拿不定主意的考生,都会亲自到当地面谈

  朱怀球说,有的高分考生填报志愿时,对选择哪所学校犹豫不决,这就需要招生组老师做更加细致的工作。

  朱怀球说:“除了恩施、巴东等过于偏远的地方只能电话联系外,对那些在电话中拿不定主意的考生,我们都会亲自到当地面谈,或者约考生到酒店,或到他们毕业的高中。有一位老师曾去襄樊给一名考生做工作,次日又赶回武汉和其他考生联系,非常辛苦。”

  据了解,在武汉,招生组与考生面谈主要集中在高中,部分考生则受邀到酒店面谈。

  为防考生“变卦”,酒店里签下预录协议

  担心有的高分考生填报志愿时临时“变卦”,两所学校还与考生签订了预录协议。

  柳洁说,6月28日,他受邀到中南花园酒店与北大招生组老师面谈,并签订了预录协议。这份协议由考生、北大招生组负责人、黄陂一中校长三方共同签名。其主要内容是,如果考生第一志愿填报北大,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据了解,北大今年在湖北招收了55名理科生和27名文科生,他们全部和高校签订了预录协议。

  不过,清华大学胡伟老师说,已被录取的考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签了协议,“这个协议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只要能考上,就不要担心经济问题

  与前不久媒体报道北大、清华“重金争状元”不同,两校招生组负责人都称,并没有承诺进校后给多少奖学金。

  朱怀球介绍,考生进北大后可以自己申请新生奖学金。招生组和考生面谈,主要是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且对90%的考生只给1个专业进行选择,即他们最感兴趣的,这样可以避免填报专业志愿时扎堆。

  “我们更关注高分贫困生。”朱怀球说,“武汉有一名女生面谈时没有提及家庭情况,后来我们在媒体报道中发现她因家庭贫困在外打工挣学费。现在,我们准备帮她申请助学金,并争取减免学费。”

  北大希望考生能如实告知家庭情况,“只要能考上,就不要担心经济问题”。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