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标准”偏离教育根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好学校标准”偏离教育根本

2010年07月27日 11:28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香港的不少名校,挤在民房堆里面,篮球场也只有一半,外面看起来并不起眼,但这却并不影响他成为名校。“而我们的学校现在都在讲求什么?一讲到好学校,首先就是要有塑胶跑道,建漂亮的教学楼。一些教学楼外面贴砖还嫌不行,还要贴石。看来不是没钱,而是有没有把钱真正用在该用的地方。”(7月25日《广州日报》)

  这是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区长梁维东近日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对顺德教育界的不良风气的感慨。针对一位教师反映去年以来的补课费至今仍未发到手的问题,他认为学校把钱都用在面子上,还不如把钱用在补贴教师工资,让教师安心教学。一所学校是不是名校,主要是看里面有没有一批出色的老师,一个优秀的校长。

  不得不说,梁维东的话真实地反映当前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存在的问题。在“非义务教育产业化”观点的影响下,在“教育产业化可以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可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可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的误读中,一些资本无视教育投资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将教育产业当作他们的摇钱树,一些学校无视教育原本应教书育人的职责,将家长和孩子视为他们的聚宝盆。

  于是,起高楼、修跑道、建校门等面子工程纷纷上马,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同时,将觊觎的目光瞄准了家长们的口袋;于是,择校费、借读费、补习费这费那费层出不穷,打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幌子,将贪婪的黑手伸向了未来的花朵;于是,学生因贫困辍学甚至为学费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的事件时有发生。

  当然,将教育失衡的板子打在个别学校、个别教师的身上,的确有失偏颇。毕竟,在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失控的幕后,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将原本应用于教育的资金挪作他用之原因;还有一些家长推波助澜,坚信金钱可以砸出人才,当起了名校炒作的幕后推手。

  面对梁维东的这句大实话,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光明日报》近日报道的海南省五指山中学潘成秋老师的故事来。这位放弃浙江绍兴家乡优厚待遇的英语老师,自1989年来到琼岛山区,一干就是21年。21年间,她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山区里的孩子,不仅向孩子们传播知识,还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差生妈妈”———她的善解人意,她的智慧和包容,帮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同学们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

  教育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也!遗憾的是,当教育“被产业化”的时下,其内涵在一些人身上总是出现误读,其格调在一些地方也屡屡出现了偏差。该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时候了。(正言)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