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沈阳试点职业教育改革 以促就业保民生为主线

2010年12月12日 16: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12日电 教育部网站今日发布《沈阳市探索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沈阳计划投资2亿元,用3年时间,使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级示范标准,有一批学校达到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

  方案提出了沈阳市探索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努力把沈阳办成 “三个基地一个平台”,即建成全国教学信息化技能大赛基地、全国“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师生专业技能大赛服务基地、搭建装备制造产业与职业教育对话平台。

  该试点的阶段目标是:从2010年开始,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对专业进行优化调整的同时,完成数字化模拟仿真实训室和“教学工厂”的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与国外高端培训组织合作项目的签约工作,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项目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并取得初步成果。从2012至2013年,积极争取承担教育部和辽宁省委托诸如教师培训、教师技能大赛、培养标准研发等任务,进一步总结提升与先进职业教育国家和地区合作取得的先进经验,推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的吸纳转化进程。2014年,全面总结4年来国际合作以及专业、队伍、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向东三省乃至更大范围进行推广。

  为实现试点目标,沈阳市制定了三项改革措施:

  (1)强化政府职能作用。计划投资2亿元,用3年时间,使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级示范标准,有一批学校达到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计划3年投资3亿元,对全市现有的实训基地进行中、高标准配置和升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整体优势。发挥职业教育功能作用,促就业保民生。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纳入政府实名制就业管理体系,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与就业。开放20个公共实训基地,以促就业保民生为主线,面向企业职工、农村农民、社区居民、进城务工、下岗人员,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

  (2)深化改革,立足创新,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校企合作的重点引向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教育教学领域,把学生的实习延伸到企业,把企业的部分生产引到学校。政府每年投资500万元,用于购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完善教育体系,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课程与教法创新。加强专业建设,促进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创新职业学校的科学化管理。

  (3)加强对外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办学综合实力。通过开展合作,建立一批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汲取先进经验,研发一批职业教育新课程教材。融入国际教学内容,研发专业信息化教学软件。特别在仿真实训教学上,贴近就业岗位,形成整套项目实训,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为保障试点的顺利实施,沈阳市出台了四项配套政策和七项保障条件。四项配套政策是:(1)在行政区域内,构建校企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格局。(2)制定《沈阳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招录办法》,支持职业学校招聘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能力强、具有专长与职称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任专业教师。(3)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统筹落实企业职工教育培训。(4)强化目标管理,建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督导评估机制。七项保障条件是:(1)成立国家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2)建立领导小组会议制度。(4)提高职教经费投入水平。(3)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公开选聘校长,推行校长任期制,向企业打开教师入口,招聘和引进一批企业的高级技工,加快职教队伍专业化进程。(5)建立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继续打通中职与高职的升学通道,满足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和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需要。(6)重奖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者。(7)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