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0后导演金华青讲经历:偷钥匙 通宵剪辑 惧怕天明

2012年12月05日 2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余升华)“谁没有点惨痛的过去,2003年,在我的纪录片梦想开启的时候,却赶上纪录片的退潮。但是,我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了,对我的梦想饱含热忱。”80后导演金华青面对着年轻学子如是说。12月4日晚,应兰州大学邀请,青年导演金华青做客该校知名讲座“萃英大讲坛”,为该校师生做了题为“梦想与影像——当下电视纪录片创作谈”的主题报告。

  金华青曾执导过《瓦全》、《花朵》等纪录片,曾在在国际影展获奖23次、入围90余次,出任第3届米兰国际纪录片节终审评委。《瓦全》席卷8个国际大奖,创下国内小成本影片国际获奖的新纪录;《呼啸的金属》在巴西影展上击败奥斯卡获奖影片《海豚湾》,夺得最高奖,并登陆半岛电视台、英国BBC等国际知名电视台。

  回忆起过去,金华青说:“将近十年的时间,真的很苦。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我大学毕业在地方台工作,有着强烈的纪录片创作梦想。那时候没有设备,没有资金,没有团队,甚至连时间也没有。我偷偷配了台里采编室的钥匙,等他们下班后,就溜进去通宵裁片。”他认为人需要梦想,需要把自己做的事情当作梦想去做,需要有这样一种精神: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要做的事情“往死里做”。

  就是这样一个执着的青年导演,从2003年到2006年,四年的时间里经常一个人连续好几周熬夜做片子,白天还要完成电视台的工作,夜晚“潜入”采编室,困乏的时候就拿凉水拍拍脸,兜里时刻装着一大瓶清凉油。

  金华青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惧怕天亮。有好几次,听到窗外鸟叫,我便知道天又亮了,想到一夜已逝,自己又没剪几段素材,面对那些把我“赶”出采编室的工作人员,眼泪就掉下来了。”

  “我拍摄过一部片子叫做《红粉》,没得过奖,鲜为人知,拍了三年,最后什么都没得到,可是现在想来,那是最好的经历。”金导演向同学们说,“通往梦想的路上常常一片黑暗,可只要坚持下去总能看到光亮。06年的那段时间,身边总有人对我说,‘金华青你不行,别做纪录片了’,可是努力是自己的,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心态很重要,这是我这些年总结下来的经验。”

  金华青说,自从得奖后,就有很多大学生来找他,希望能做他的助理。碰到这样的学生,他都问:“你为什么想做纪录片,你想怎么做纪录片?”这些学生有的想练练手,有的保研了想以此来提高导师的关注程度,有的为了获得实践的经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等等。

  但是每每听到这些,金华青都会很失望,因为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真正想做纪录片的,没有一个人把做纪录片当成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就是缺少追求理想的血性。具体到纪录片创作上,他觉得就是要很认真地做,要做到专业化、国际化、职业化。他说:“做纪录片真的很苦,我也曾经想过转型,但现在我决定了,我一定要把纪录片拍下去,还要把这个理想走向最大。”

  兰州大学纪录片研究学者冯欣副教授总结了金华青导演的报告。她说,这是一场“另类”的报告会,金华青导演向大家展现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别样风采。同时,这位年轻导演也逐步将目光投向祖国西北边陲,一次次将镜头和影像聚焦诸如民勤治沙、玉门风情等有着浓郁西北特色的事件和地域,这种精神也是值得当下大学生学习。(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