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只看分数不看成长孩子累 暴露家庭教育极端功利化

2013年01月23日 10:23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教育不该如此之累

  ——从呼市一位初一学生轻生看家长学校社会的教育观念误区(2)

  “是哪里出了问题,让孩子想不开?”

  《孩子,你不该走——从呼市一位初一学生轻生看家长学校社会的教育观念误区》1月22日在本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出后,引发广大读者的热烈关注。

  “真的很累”,记者就此事件继续采访时听到最频繁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学生说累,家长说累,老师、校长们说累。

  教育本该是阳光的事业、快乐的事业,而当下,我们的教育难道患上了“累病”?

  “只看分数,不看成长,暴露家庭教育极端功利化”

  郭怀恩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他说,平时我对孩子施加的压力也非常大。毕竟现在升学就业竞争激烈。分数高,就能进好学校,出来后就能进个好单位,有个高收入。现在孩子放寒假了,正在补课,好为明年中考留出更多总复习的冲刺时间。

  记者调查了解到,很多家长是瞄准高考进好大学、毕业找好工作的功利目标教育孩子的。

  家长王刚说,为了孩子学习,除了辅导作业外,家里不看电视,不敢高声说话,专人接送、做饭,有的家长还租房陪读,特别是县城的孩子在呼市读书,有的公务员母亲,请3年长假两地分居来呼市陪读,直到孩子考上大学,他们才卸下千斤重担。从小学到高中,家庭生活可以说是围着孩子学习转,乐趣很少,回想起来,真的很累。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科所王友亮教授说,教育的本质是传授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处世礼仪,是培育人的成长和发展。现在我们的家长,瞄准的是中考和高考的分数,“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做,只要考好做什么都行”,忽视了更加重要的思想品德、创新能力、身体素质的培养。只看分数,不看成长,暴露出家庭教育极端功利化。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也一样光荣,家长和社会必须有这样的平常心。现在孩子的压力很大,主要原因是家长的要求过高,有些家长不停地让孩子参加学习班,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其实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认定孩子的表现好坏,其实是一大误区。

  “教育中弥漫的是分数、升学率,而不是道德、做人”

  家长抱怨累,实际上最累的是中国的孩子。“书包比人重”,调侃中有几多无奈。

  今年初三的王泽成绩中游,他说,在这个城市,比我们起得早的只有环卫工人。我们每天都在题海里,老师训练我们如何取得高分,千遍万遍,不厌其烦。周末、假期也要上各种补习班,现在大人有玩的时间,睡觉的时间,反而我们没有。有的时候,我真想放弃。我觉得学习一点都不快乐。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的王葳是数学老师,她说,现在学校考核老师,就看班级成绩。为了提高孩子成绩,基础知识讲过后,还要讲拓展题,因为只有难题才能拉开与别人的成绩。有的难题要讲几十遍学生才能理解。作业也多,2个班每天120多本,批改完后可以说精疲力竭。

  如此的累,是教育的属性吗?现在中国的教育有统一化的格式,统一化的命题,统一化的试卷,统一化的标准,为了标准,对学生进行艰苦的磨练。探求科学知识,学做圣贤之人,本该充满好奇与崇高,但应试把教育异化了。中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刘文霞教授分析认为,教育主体异化为应试、升学的工具,成为分数的奴隶;教育的环境中弥漫的是分数、升学率,而不是道德、做人、生活、智慧;教育主体均以拼体力和时间,牺牲必要休息、娱乐和交往,进行着非正常的竞争。这是教育本质的迷失和智慧缺失。

  “是家长学校社会走出教育观念误区的时候了。”刘文霞急切地呼吁。

  (本报记者 高 平 光明网记者 侯 兵)

【编辑:王永吉】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